摘要 | 第1-8页 |
РЕФЕРАТ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任务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观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通过观念词研究观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观念分析法 | 第15-16页 |
(二)对比分析法 | 第16页 |
(三)描写与阐释相结合 | 第16页 |
(四)共时与历时相结合 | 第16-17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7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8页 |
六、论文结构 | 第18页 |
注释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语言文化学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一、人类中心论 | 第21-22页 |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第22-23页 |
三、语言文化学的观念理论 | 第23-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页 |
注释 | 第27-29页 |
第三章 “дорога/道路”观念的观念词层级对比分析 | 第29-52页 |
一、观念词“дорога/道路”的阐释对比分析 | 第30-39页 |
(一)观念词“дорога/道路”词典释义、联想义之异同 | 第30-37页 |
(二)观念词“дорога/道路”的词源之异同 | 第37-39页 |
二、观念词“дорога/道路”的历史层面对比分析 | 第39-44页 |
(一)古代俄罗斯人的观念词дорога | 第39-42页 |
(二)古代中国人的观念词“道路” | 第42-43页 |
(三)观念词“дорога/道路”历史层面之异同 | 第43-44页 |
三、观念词“дорога/道路”的现实层面对比分析 | 第44-49页 |
(一)现当代俄罗斯人的观念词дорога | 第44-46页 |
(二)现当代中国人的观念词“道路” | 第46-48页 |
(三)观念词“дорога/道路”现实层面之异同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第四章 “дорога/道路”观念的民族文化内涵及特性对比分析 | 第52-68页 |
一、“дорога/道路”观念体现的宗教文化对比 | 第52-55页 |
(一)дорога观念的俄罗斯宗教文化 | 第52-53页 |
(二)“道路”观念的中国宗教思想 | 第53-54页 |
(三)“дорога/道路”观念的宗教文化之异同 | 第54-55页 |
二、“дорога/道路”观念体现的道德标准对比 | 第55-60页 |
(一)дорога观念的道德标准 | 第55-57页 |
(二)“道路”观念的道德标准 | 第57-59页 |
(三)“дорога/道路”观念的道德标准之异同 | 第59-60页 |
三、“дорога/道路”观念体现的政治体制对比 | 第60-65页 |
(一)дорога观念的俄罗斯政治体制 | 第60-62页 |
(二)“道路”观念的中国政治体制 | 第62-64页 |
(三)“дорога/道路”观念的政治体制之异同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注释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