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中名词作状语的历时考察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一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的性质认定 | 第13-14页 |
二 所用名词词位的确定 | 第14页 |
三 名词内部不同词位作状语分布的历史考察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一 建立名词类型系统,确定所用名词词位 | 第16页 |
二 对文言中名词作状语进行历时考察 | 第16-17页 |
三 文言中名词作状语功能归属的界定依据 | 第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 分类分段统计法 | 第17页 |
二 比较分析法 | 第17-18页 |
三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调查名词作状语的历时表现 | 第19-26页 |
第一节 语料范围 | 第19-20页 |
一 语言体系 | 第19页 |
二 语料范围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所用名词词位的选择 | 第20-26页 |
一 构建名词类型系统 | 第20-22页 |
二 所用名词词位的确定 | 第22-24页 |
三 选词说明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文言中名词作状语的历时考察 | 第26-68页 |
第一节 时间名词 | 第26-30页 |
一 常用作状语的时间名词 | 第26-29页 |
二 非常用作状语的时间名词 | 第29页 |
三 不能用作状语的时间名词 | 第29-30页 |
四 文言中时间名词作状语状况总结 | 第30页 |
第二节 方位名词 | 第30-35页 |
一 常用作状语的方位名词 | 第30-33页 |
二 非常用作状语的方位名词 | 第33-34页 |
三 不能用作状语的方位名词 | 第34-35页 |
四 文言中方位名词作状语状况总结 | 第35页 |
第三节 处所名词 | 第35-40页 |
一 常用作状语的处所名词 | 第35-38页 |
二 非常用作状语的处所名词 | 第38-39页 |
三 不能用作状语的处所名词 | 第39-40页 |
四 文言中处所名词作状语状况总结 | 第40页 |
第四节 有生名词 | 第40-52页 |
一 常用作状语的有生名词 | 第40-50页 |
二 非常用作状语的有生名词 | 第50-51页 |
三 不能用作状语的有生名词 | 第51-52页 |
四 文言中有生名词作状语状况总结 | 第52页 |
第五节 无生名词 | 第52-63页 |
一 常用作状语的无生名词 | 第52-61页 |
二 非常用作状语的无生名词 | 第61-62页 |
三 不能用作状语的无生名词 | 第62-63页 |
四 文言中无生名词作状语状况总结 | 第63页 |
第六节 抽象名词 | 第63-68页 |
一 常用作状语的抽象名词 | 第63-65页 |
二 非常用作状语的抽象名词 | 第65-66页 |
三 不能用作状语的抽象名词 | 第66-67页 |
四 文言中抽象名词作状语状况总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4页 |
一 文言中名词作状语的总体表现 | 第69-70页 |
二 文言中名词诸次类作状语的历时表现 | 第70-71页 |
三 文言中名状结构词汇化的不平衡性 | 第71-72页 |
四 文言中名词具体词位作状语能力差异性分析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