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一、绪论 | 第10-2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11-12页 |
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四)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国内研究 | 第16-21页 |
(五) 研究思路 | 第21-23页 |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方法设计 | 第23-27页 |
(一) 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 第23-25页 |
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23-24页 |
2. 调查设计 | 第24-25页 |
(二) 访谈对象与问题 | 第25-27页 |
三、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9页 |
(一)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 第27-30页 |
1. 调查结果 | 第27-28页 |
2. 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30页 |
(二) 产生的影响分析 | 第30-33页 |
(三)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1. 英语课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得不到保证 | 第33-34页 |
2. 中小学英语教材衔接不紧密 | 第34-36页 |
3. 中小学教学方法不同 | 第36页 |
4 小学缺少科学评价体系 | 第36-37页 |
5. 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缺乏交流 | 第37页 |
6. 学习环境和学习个体的变化因素 | 第37-39页 |
四、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 第39-50页 |
(一) 确立英语课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 | 第39-40页 |
(二) 小学英语教材与初中英语教材接轨 | 第40-42页 |
1. 初中教材的艺术处理 | 第41-42页 |
2. 校本教材的开发 | 第42页 |
(三) 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 | 第42-46页 |
1. 运用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方法 | 第42-43页 |
2. 运用分层教学的模式 | 第43-46页 |
(四) 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 第46-47页 |
(五) 关注中小学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衔接 | 第47-49页 |
1. 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衔接 | 第47-48页 |
2. 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 第48页 |
3. 对于师生情感的衔接 | 第48-49页 |
(六) 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学交流的常规机制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一) 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问卷 | 第55-56页 |
(二) 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调查问卷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