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探究及当代启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2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现状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研究创新点第11-12页
2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12-25页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形成背景第13-15页
     ·国际背景第13-14页
     ·国内背景第14-15页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第15-21页
     ·杜威的教育思想第16-17页
     ·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17-21页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形成过程第21-25页
     ·萌芽时期(1917—1926)第21-22页
     ·形成和发展时期(1927—1936)第22-23页
     ·成熟时期(1937—1946)第23-25页
3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征第25-36页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基本原则第25-26页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主要目标第26-27页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7-29页
     ·爱的教育第27页
     ·人格教育第27-28页
     ·爱国主义教育第28页
     ·民主教育第28-29页
     ·法纪教育第29页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实现的主要途径第29-32页
     ·集体生活第29-30页
     ·学生自治第30-31页
     ·师生共修第31页
     ·渗透美育第31-32页
     ·家庭教育第32页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第32-36页
     ·进步性第33-34页
     ·民族性第34-35页
     ·实践性第35-36页
4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启示第36-48页
   ·依据生活德育理论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第36-41页
     ·“爱满天下”的爱生精神第36-37页
     ·“以身作则”“自化化人”的自律精神第37-38页
     ·“教人求真”的求实精神第38-39页
     ·“敢探新理”“敢入边疆”的创造和开辟精神第39-40页
     ·“与学生同甘共苦”的民主作风和精神第40-41页
   ·依据生活德育理论对学生自身提出的要求第41-43页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第42-43页
     ·“为学而学”不如“为学而教”第43页
   ·根据生活德育理论对德育途径提出的要求第43-48页
     ·树立终生教育的理念第44-45页
     ·构建和谐自由的生活课堂第45-46页
     ·实行“小先生制”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个人简历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郑州市管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研究
下一篇: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