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 | 第12-13页 |
| ·本科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石 | 第13页 |
| ·世界范围内大学评价和排名的兴起 | 第13-14页 |
| ·大学排名中人才培养评价的困境 | 第14-15页 |
| ·指标是人才培养评价的核心问题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大学排名 | 第17页 |
| ·人才培养相关指标 | 第17-19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 ·人才培养相关指标的问题研究 | 第19-22页 |
| ·人才培养相关指标的探索研究 | 第22-24页 |
| ·研究方法和路线 | 第24-25页 |
| ·创新点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大学排名的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及分类体系 | 第27-37页 |
| ·世界各国大学排名及其指标 | 第27-32页 |
| ·排名样本的选择 | 第27-31页 |
| ·样本指标的筛选 | 第31-32页 |
| ·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的分类体系 | 第32-37页 |
| 第三章 大学排名中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的分析框架 | 第37-52页 |
| ·人才培养指标的评价体系回顾 | 第37-43页 |
| ·John Sizer 的经典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 ·Jeannie Oakes 的指标准则 | 第38-39页 |
| ·NCES 的指标评价原则 | 第39-41页 |
| ·Denise Chalmers 的优秀指标特征 | 第41-43页 |
| ·构建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的分析框架 | 第43-52页 |
| ·质量相关性 | 第44-47页 |
| ·覆盖面 | 第47页 |
| ·可靠性 | 第47-48页 |
| ·经济性 | 第48-49页 |
| ·时效性 | 第49-50页 |
| ·国内可比性 | 第50-51页 |
| ·国际可比性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大学排名中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的分析与讨论 | 第52-77页 |
| ·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 | 第52-55页 |
| ·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 | 第52-54页 |
| ·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的交叉分析 | 第54-55页 |
| ·质量相关性强的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 | 第55-56页 |
| ·质量相关性较强的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 | 第56-63页 |
| ·质量相关性一般的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 | 第63-72页 |
| ·质量相关性差的本科人才培养相关指标 | 第72-7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7-81页 |
| ·“质量相关性”是选用本科人才培养指标的首要前提 | 第77-78页 |
| ·“技术上可操作”是选用本科人才培养指标的关键因素 | 第78-79页 |
| ·“有价值有新意”是选用本科人才培养指标的必然趋势 | 第79页 |
| ·结语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8页 |
| 附录 | 第88-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