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船舶结构力学论文

双壳油船碰撞结构损伤数值研究及液货泄漏量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7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船舶碰撞分析解决方法第16-17页
   ·船舶碰撞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外部机理第17-18页
     ·内部机理第18-20页
   ·船舶泄漏量问题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目前计算溢油量的方法第22-25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25-27页
第2章 船舶碰撞数值仿真的关键技术第27-43页
   ·有限元的发展第27-28页
   ·ANSYS/LS-DYNA软件简介第28-29页
   ·LS-DYNA3D程序算法基础第29-32页
   ·沙漏控制第32页
   ·显式有限元求解方法第32-35页
   ·接触与摩擦第35-40页
     ·接触的定义第35页
     ·接触—碰撞的数值计算方法第35-36页
     ·接触—碰撞算法的有限元实现第36-39页
     ·摩擦力(计算切向接触力)的影响第39-40页
   ·材料模型和失效准则第40-42页
     ·弹塑性流动材料模型第40-41页
     ·与应变率相关的塑性硬化弹塑性模型第41页
     ·材料失效准则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船舶碰撞的解析方法及数值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3-57页
   ·船舶碰撞问题解析法的简介第43-46页
   ·目标船的选取第46-48页
   ·碰撞情形第48-49页
   ·参数定义第49-52页
     ·选取单元类型第49-51页
     ·选取模型材料第51-52页
   ·建立船舶碰撞的数值仿真模型第52-56页
     ·模型简化第52-53页
     ·附加水质量法第53-54页
     ·建立实体模型第54页
     ·有限元网格划分第54-55页
     ·模型检查第55-56页
     ·最小时间步长控制第56页
     ·船舶碰撞数值计算所需输出的结果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撞击参数对碰撞性能的影响第57-85页
   ·船艏形态的影响第57-63页
     ·船艏分类第57-58页
     ·碰撞方案第58-59页
     ·碰撞力第59-60页
     ·结构吸能第60-61页
     ·损伤变形第61-63页
   ·碰撞角度的影响第63-66页
     ·碰撞方案第63页
     ·摩擦系数的影响第63-64页
     ·碰撞力第64-65页
     ·结构吸能第65-66页
     ·损伤变形第66页
   ·撞击位置的影响第66-70页
     ·碰撞方案第66-67页
     ·碰撞力第67-68页
     ·结构吸能第68-69页
     ·损伤变形第69-70页
   ·撞击船初始速度的影响第70-74页
     ·碰撞方案第70-71页
     ·碰撞力第71-72页
     ·结构吸能第72-73页
     ·损伤变形第73-74页
   ·船舶吨位的影响第74-79页
     ·碰撞方案第74-75页
     ·碰撞力第75-76页
     ·结构吸能第76-78页
     ·损伤变形第78-79页
   ·初始动能的影响第79-83页
     ·碰撞方案第79-80页
     ·碰撞力第80-82页
     ·结构吸能第82页
     ·损伤变形第82-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临界速度与碰撞船吨位及撞击角度的关系第85-97页
   ·撞击角与临界速度之间的关系第85-88页
     ·撞击船不变时撞击角与临界速度的关系第85-87页
     ·被撞击船不变时撞击角与破裂临界速度的关系第87-88页
   ·临界速度与碰撞船吨位之间的关系第88-93页
     ·外壳破裂临界速度与碰撞船吨位关系第88-91页
     ·内壳破裂临界速度与碰撞船吨位关系第91-93页
   ·临界速度与撞击角及碰撞船吨位之间的关系第93-95页
     ·公式推导第93-94页
     ·公式的适用范围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6章 三相流数值模拟分析的相关理论第97-107页
   ·CFD基本原理简介第97-98页
   ·Fluent软件的简介第98页
   ·多相自由界面模型第98-102页
     ·界面标高法第99页
     ·示踪粒子法第99页
     ·拉格朗日网格法第99-100页
     ·刚盖假定法第100页
     ·VOF方法及其原理第100-102页
     ·Fluent中自由界面处理方法第102页
   ·流体流动的守恒方程第102-105页
     ·质量守恒方程第102-103页
     ·动量守恒方程第103-105页
     ·能量守恒方程第105页
   ·PISO算法第105-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7章 液货泄漏的物理实验研究第107-121页
   ·实验平台及相关器材第107-108页
   ·水-水实验第108-110页
   ·油-水基础实验第110-114页
     ·油面比水面高第110-111页
     ·油面与水面齐平第111-112页
     ·水面比油面高第112-113页
     ·实验数据第113-114页
   ·裂口距离液位高度变化的实验第114-115页
   ·压载舱中载水时的实验第115-120页
     ·实验方案设定第115页
     ·泄漏过程描述第115-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8章 数值实验及物理参数对液货泄漏影响的研究第121-157页
   ·数值实验验证第121-129页
   ·双壳油船泄漏模型的假设及建立第129-133页
     ·泄漏模型的假设第129-130页
     ·泄漏模型的建立第130-132页
     ·设置边界条件第132-133页
   ·双壳油船在平静海面上的泄漏过程及结果分析第133-141页
     ·泄漏过程描述第133-137页
     ·破口处油品质量流量的计算及分析第137-140页
     ·泄漏量的计算第140-141页
   ·油品密度对泄漏的影响第141-143页
   ·裂口高度对泄漏的影响第143-146页
   ·裂口面积对泄漏的影响第146-149页
   ·裂口形状对泄漏的影响第149-151页
   ·油面与海面高度差不同时对泄漏的影响第151-155页
     ·油面比水面高第151-153页
     ·水面与油面齐平第153-154页
     ·水面比油面高第154-155页
   ·本章小结第155-157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157-161页
   ·工作总结第157-158页
   ·展望第158-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171-173页
致谢第173-175页
作者简介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TS系统船舶跟踪和预测的新技术研究
下一篇:复杂背景输电线图像中部件边缘提取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