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音篇》与《四声篇海》字头对比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解题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与程序 | 第11页 |
·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2章 《直音篇》与《四声篇海》概说 | 第13-23页 |
·《四声篇海》概说 | 第13-19页 |
·作者与成书 | 第13-14页 |
·《四声篇海》简介 | 第14-15页 |
·在字书史上的地位 | 第15-19页 |
·《直音篇》概说 | 第19-23页 |
·作者与成书 | 第19-20页 |
·《直音篇》简介 | 第20-22页 |
·在字书史上的地位 | 第22-23页 |
第3章 《直音篇》与《四声篇海》收字比较 | 第23-36页 |
·《直音篇》对《四声篇海》的删字 | 第23-30页 |
·《直音篇》对《四声篇海》有音无义之字的删减 | 第23-26页 |
·《直音篇》对《四声篇海》有音有义之字的删减 | 第26-30页 |
·《直音篇》对《四声篇海》的增字 | 第30-34页 |
·《直音篇》收字原则 | 第34-36页 |
第4章 《直音篇》与《四声篇海》字形比较 | 第36-66页 |
·笔形差异 | 第36-41页 |
·"—"的变化 | 第36-38页 |
·"|"的变化 | 第38-39页 |
·"丿"的变化 | 第39-40页 |
·"丶"的变化 | 第40-41页 |
·笔画差异 | 第41-50页 |
·笔画增加 | 第41-44页 |
·笔画减少 | 第44-46页 |
·笔画连写 | 第46-48页 |
·笔画断写 | 第48-49页 |
·笔画重组 | 第49-50页 |
·部件差异 | 第50-63页 |
·部件增加 | 第50-51页 |
·部件减少 | 第51-53页 |
·部件易位 | 第53-55页 |
·部件异写 | 第55-60页 |
·部件相混 | 第60-63页 |
·字形差异的原因 | 第63-66页 |
·传抄失误 | 第63-64页 |
·编纂失误 | 第64-66页 |
第5章 两书字头对比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66-71页 |
1、对后世字书的影响 | 第66-68页 |
2、两书对比的意义 | 第68-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