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方言来源探讨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6页 |
| ·研究方案及步骤 | 第9-10页 |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思路 | 第9页 |
| ·材料收集 | 第9-10页 |
| ·方言及方言来源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崇明方言研究综述 | 第10页 |
| ·句容方言研究综述 | 第10页 |
| ·丹阳方言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方言来源研究综述 | 第11页 |
| ·研究理论介绍 | 第11-16页 |
| ·方言与移民 | 第11-12页 |
| ·底层语言理论 | 第12-13页 |
| ·方言特征词理论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从社会文化视角探讨崇明方言来源 | 第16-28页 |
| ·崇明岛概况 | 第16页 |
| ·崇明的建置变迁情况 | 第16-18页 |
| ·崇明地理形成情况 | 第18-21页 |
| ·崇明的移民情况 | 第21-24页 |
| ·县志史料 | 第21-22页 |
| ·家谱资料 | 第22-24页 |
| ·崇明和句容两地民俗的相关性 | 第24-28页 |
| ·老人口述 | 第24页 |
| ·地名 | 第24-25页 |
| ·民间舞蹈 | 第25页 |
| ·风俗 | 第25页 |
| ·谚语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从语言学视角探讨崇明方言来源 | 第28-49页 |
| ·迁出地方言概况 | 第28-33页 |
| ·南京方言概况 | 第28-29页 |
| ·句容方言概况 | 第29-31页 |
| ·丹阳方言概况 | 第31-33页 |
| ·迁入地方言概况 | 第33-38页 |
| ·崇明方言概况 | 第33-34页 |
| ·上海方言概况 | 第34-36页 |
| ·崇明方言与上海方言语音上的差异 | 第36页 |
| ·崇明方言与上海方言词汇上的差异 | 第36-38页 |
| ·句容方言语音与吴语的相关性 | 第38-40页 |
| ·句容方言声韵调与吴语的相关性 | 第38页 |
| ·文白异读 | 第38-40页 |
| ·句容方言词汇与崇明方言词汇比较 | 第40-48页 |
| ·句容词汇的吴语底层 | 第40-44页 |
| ·丹阳和崇明方言点的地域方言特征词 | 第44-48页 |
| ·句容方言与吴方言的语法相关性 | 第48-49页 |
| ·词汇 | 第48页 |
| ·句式 | 第48-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3-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