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酸嘢”腌制工艺考察与文化流变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研究缘起 | 第7页 |
| ·“酸嘢”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7-14页 |
| ·古籍文献对“酸嘢”的记载 | 第7-11页 |
| ·考古发现的“泡菜坛” | 第11-13页 |
| ·文献所载“酸嘢”的医药养生价值 | 第13-14页 |
| 2 靖西县地理环境及经济社会概况 | 第14-19页 |
| ·靖西县行政区域与地理环境概况 | 第14-15页 |
| ·靖西“酸嘢”的历史源流 | 第15-17页 |
| ·靖西县社区经济概况 | 第17-18页 |
| ·选择靖西县作为田野考察的理由 | 第18-19页 |
| 3 靖西“酸嘢”腌制原料及工艺考察 | 第19-47页 |
| ·靖西“酸嘢”腌制的原料 | 第19-37页 |
| ·靖西“酸嘢”原料的来源 | 第19-21页 |
| ·“酸嘢”腌制的辅料 | 第21-37页 |
| ·“酸嘢”腌制配料 | 第37页 |
| ·靖西凌氏“酸嘢”的源起及腌制工艺 | 第37-47页 |
| ·凌氏“酸嘢”的源起 | 第38-40页 |
| ·凌氏“酸嘢”的腌制 | 第40-47页 |
| 4 靖西“酸嘢”的文化流变及其形式 | 第47-59页 |
| ·靖西“酸嘢”的文化流变 | 第47-48页 |
| ·寻常百姓家中不寻常的“酸嘢” | 第48-51页 |
| ·“酸嘢”的文化及其形式 | 第51-56页 |
| ·“酸嘢”与烹饪 | 第51-55页 |
| ·“酸嘢”与交友 | 第55-56页 |
| ·“酸嘢”与节日、祭祀 | 第56页 |
| ·“酸嘢”的名气及影响 | 第56-59页 |
| 5 “酸嘢”的产业化道路 | 第59-73页 |
| ·靖西“靖茂酸嘢”的创始 | 第59-61页 |
| ·“酸嘢”产业化生产加工过程 | 第61-66页 |
| ·生产原料 | 第61页 |
| ·生产流程 | 第61-66页 |
| ·南宁“酸嘢”连锁企业——酸品王 | 第66-73页 |
| ·酸品王的创始 | 第68-69页 |
| ·酸品王的经营模式 | 第69-70页 |
| ·加工流程 | 第70-71页 |
| ·原材料选择 | 第71-72页 |
| ·销售 | 第72-73页 |
| 6 广西靖西“酸嘢”的传承和开发 | 第73-76页 |
| ·广西“酸嘢”市场概况 | 第73页 |
| ·靖西传统“酸嘢”的传承和开发 | 第73-76页 |
| ·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 | 第73-75页 |
| ·开展“酸嘢”文化美食节 | 第75页 |
| ·绿色产业化生产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