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缩写符号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1 可食性包装膜简介 | 第14-18页 |
1.1 可食性膜的发展状况 | 第14页 |
1.2 可食性膜的优点及分类 | 第14-16页 |
1.3 可食性膜的应用 | 第16-18页 |
2 可得然多糖、壳聚糖和茶多酚的特性及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2.1 可得然多糖的特性及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2.2 壳聚糖的特性及研究进展 | 第19页 |
2.3 茶多酚 | 第19-20页 |
3 冷鲜肉保鲜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3.1 冷鲜肉简介 | 第20-21页 |
3.2 冷鲜肉特点 | 第21页 |
3.3 冷鲜肉保鲜方法 | 第21-22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二章 可得然多糖/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工艺 | 第30-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1.1 材料 | 第30-31页 |
1.2 方法 | 第31-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2.1 可得然多糖(CD)和壳聚糖(CS)浓度和配比对膜的机械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2.2 热处理对膜机械强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 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和含水率 | 第35页 |
2.4 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2.5 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第三章 茶多酚对复合膜物理性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0-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1.1 材料 | 第40-41页 |
1.2 方法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2.1 茶多酚添加量对复合膜膜机械性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2.2 茶多酚添加量对复合膜膜水蒸气透过系数和含水率的影响 | 第43页 |
2.3 添加茶多酚复合膜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43-44页 |
2.4 添加茶多酚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页 |
2.5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2.6 添加茶多酚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46页 |
2.7 相关复合膜性能比较分析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可得然多糖/壳聚糖复合膜在冷鲜肉保鲜中的应用 | 第50-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1.1 材料 | 第50-51页 |
1.2 方法 | 第51-5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2.1 不同防腐处理对冷鲜肉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53-54页 |
2.2 不同防腐处理对冷鲜肉中TVB-N的影响 | 第54-55页 |
2.3 不同防腐处理对冷鲜肉中TBARS的影响 | 第55页 |
2.4 不同防腐处理对冷鲜肉pH的影响 | 第55-56页 |
2.5 不同防腐处理对冷鲜肉颜色的影响 | 第56-58页 |
2.6 不同防腐处理对冷鲜肉感官评定的影响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全文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