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2.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3.访谈法 | 第14页 |
(四) 研究价值 | 第14-16页 |
一、证据意识的概述 | 第16-24页 |
(一) 证据意识的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证据及历史证据 | 第16-17页 |
2.证据意识及历史证据意识 | 第17-18页 |
(二) 证据意识的水平划分 | 第18-19页 |
1.引发证据意识 | 第18页 |
2.搜集历史证据 | 第18-19页 |
3.运用历史证据 | 第19页 |
(三) 证据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兰克客观主义史学理论 | 第19页 |
2.实证主义史学 | 第19-20页 |
3.中国传统史学理论 | 第20-21页 |
(四) 证据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 第21-24页 |
1.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诉求 | 第21-22页 |
2.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 | 第22页 |
3.提升学生探究意识的需求 | 第22-24页 |
二、初中历史教学证据意识培养实践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 第24-33页 |
(一) 调查对象 | 第24页 |
(二) 调查方法 | 第24-25页 |
1.问卷调查法 | 第24页 |
2.访谈法 | 第24-25页 |
(三) 调查结果与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1.历史教师没能充分挖掘历史证据 | 第25-27页 |
2.部分学生不了解历史证据 | 第27页 |
3.学生忽视对历史证据的搜集 | 第27-29页 |
4.学生运用历史证据随意性强 | 第29-30页 |
(四) 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1.部分历史教师证据意识淡薄 | 第30-31页 |
2.部分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缺失 | 第31-32页 |
3.教学评价对证据意识关注度不够 | 第32-33页 |
三、初中历史教学证据意识培养的实施 | 第33-46页 |
(一) 证据意识培养坚持的原则 | 第33-35页 |
1.科学性原则 | 第33页 |
2.量力性原则 | 第33-34页 |
3.直观性原则 | 第34-35页 |
4.针对性原则 | 第35页 |
(二) 证据意识培养的实施过程 | 第35-46页 |
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证据意识 | 第35-36页 |
2.史料搜集——证据意识培养的初步践行 | 第36-39页 |
3.解决问题——证据意识形成的关键 | 第39-43页 |
4.培养情操——证据意识培养的宗旨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A 凌海市三台子镇初级中学证据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50-52页 |
附录B 对凌海市三台子镇初级中学历史教师有关证据意识培养问题的访谈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士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