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以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13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6-8页
    (二)研究现状第8-11页
    (三)研究范围及方法第11-13页
一、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界定第13-16页
    (一)跨文化交际第13-15页
    (二)汉语国际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第15-16页
二、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第16-34页
    (一)案例来源第16-17页
    (二)案例分类第17-19页
        1.文化要素类第17-18页
        2.价值观类第18页
        3.语言交际类第18页
        4.非语言交际类第18-19页
    (三)案例分析第19-34页
        1.文化要素类案例第19-23页
        2.价值观类案例第23-26页
        3.语言交际类第26-29页
        4.非语言交际类第29-34页
三、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交际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34-37页
    (一)客观原因第34-35页
        1.汉语学习者第34页
        2.汉语教师志愿者第34-35页
        3.社会环境方面第35页
    (二)主观原因第35-37页
        1.价值观念的不同第35页
        2.民俗习惯的差异第35-36页
        3.文化负迁移的影响第36-37页
四、应对策略第37-42页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方面第37-38页
        1.培养文化相对主义第37页
        2.培养移情能力第37-38页
    (二)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第38-39页
        1.扎实的专业知识第38-39页
        2.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39页
    (三)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教学能力第39-42页
        1.关注各类热点、历史等问题,做好日常知识储备工作第39-40页
        2.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处理跨文化交际问题第40页
        3.以互相尊重为前提,建立平等包容的文化态度,力求做到求同解异第40页
        4.提高自身文化适应能力第40页
        5.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注释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语境下的汉语学习者交际策略对比研究
下一篇:《肯綮录·俚俗字义》俗语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