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高中自然地理教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1 推广和践行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第7页
        1.2.2 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第7-8页
        1.2.3 优化教师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第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8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0-11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3页
第2章 发现学习理论概述第13-17页
    2.1 发现学习理论的含义第13-14页
    2.2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第14-15页
    2.3 实施地理发现学习的指导思想第15页
    2.4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第15-17页
第3章 适用发现学习的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内容分析第17-22页
    3.1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分类整理第17-19页
        3.1.1 地理陈述性知识第17-18页
        3.1.2 地理程序性知识第18页
        3.1.3 地理策略性知识第18-19页
    3.2 发现学习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第19-20页
        3.2.1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第19-20页
        3.2.2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和理念第20页
    3.3 适用发现学习的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第20-22页
        3.3.1 地理程序性知识第20-21页
        3.3.2 地理策略性知识第21-22页
第4章 适用发现学习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第22-38页
    4.1 问题发现型教学策略第22-26页
    4.2 图像发现型教学策略第26-30页
    4.3 实验发现型教学策略第30-33页
    4.4 案例发现型教学策略第33-38页
第5章 发现学习理论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实验研究第38-41页
    5.1 实验前期准备阶段第38-39页
        5.1.1 研究假设第38页
        5.1.2 研究方法与被试第38页
        5.1.3 课题与材料第38-39页
    5.2 实验中期实施阶段第39页
        5.2.1 当堂测试第39页
        5.2.2 延时测试第39页
        5.2.3 问卷调查第39页
    5.3 实验后期分析阶段第39-41页
        5.3.1 发现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当堂效果比较第39-40页
        5.3.2 发现学习模式对学习与保持的影响第40页
        5.3.3 发现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第40-4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1-42页
    6.1 基本结论第41页
    6.2 展望第41-42页
附录第4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初中学生的“思维可视化”为例
下一篇:高中通用技术模型制作课教学研究--基于“健康电脑桌制作”项目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