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死”和“死”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修辞文化阐释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8页
绪论第8-16页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概述第8-14页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写作思路第14-16页
第—章 “死”的语义系统和“死”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上)第16-24页
    第一节 “死”的辞书释义第16-18页
    第二节 死_1及其参构语词第18-20页
    第三节 死_2及其参构语词第20页
    第四节 死_3及其参构语词第20-21页
    第五节 死_4及其参构语词第21页
    第六节 死_5、死_6及其参构语词第21-22页
    第七节 死_7、死_8、死_9、死_(10)及其参构语词第22-23页
    第八节 死_(11)及其参构语词第23-24页
第二章“死”的语义系统和“死”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下)第24-28页
    第一节 死_(12)及其参构语词第24页
    第二节 死_(13)及其参构语词第24-25页
    第三节 死_(14)、死_(15)及其参构语词第25页
    第四节 死_(16)及其参构语词第25-26页
    第五节 死_(17)及其参构语词第26页
    第六节 死_(18)及其参构语词第26-27页
    第七节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全宋词》中的“死亡”意象第28-46页
    第一节 “死亡”意象之一——坟墓第28-31页
    第二节 “死亡”意象之二——鬼魂第31-33页
    第三节 “死亡”意象之三——乌鸦第33-36页
    第四节 “死亡”意象之四——墓地松柏第36-39页
    第五节 “死亡”意象之五——黄昏第39-41页
    第六节 其他意象第41-44页
    第七节 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汉日语关于“死”的修辞表达及文化阐释第46-60页
    第一节 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分类第46-49页
    第二节 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文化意蕴第49-53页
    第三节 汉日“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异同第53-58页
    第四节 小结第58-60页
结语:本文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个人简历第70-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钱隐喻表征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高级汉语口语》与《发展汉语—高级汉语口语》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