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一)是促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 第9页 |
| (二)是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 第9-10页 |
| (三)是保障残疾学生更好就业的需要 | 第10页 |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二)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 三、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四、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一)特殊教育 | 第17页 |
| (二)职业教育 | 第17页 |
| (三)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 | 第17页 |
| (四)政策 | 第17-18页 |
| (五)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 | 第18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一)文献法 | 第18页 |
| (二)历史研究法 | 第18页 |
| (三)内容分析法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 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第19-20页 |
| (二)人权理论 | 第20页 |
|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0页 |
| 二、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特点 | 第20-22页 |
| (一)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目的性 | 第20-21页 |
| (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性 | 第21-22页 |
| (三)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时代性 | 第22页 |
| 三、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 第22-23页 |
| (一)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政治价值 | 第22-23页 |
| (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经济价值 | 第23页 |
| (三)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教育价值 | 第23页 |
| 四、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功能 | 第23-25页 |
| (一)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功能 | 第23-24页 |
| (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管理功能 | 第24-25页 |
| (三)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控制功能 | 第25页 |
| 五、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 (一)经济发展影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 | 第25-26页 |
| (二)社会发展影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 | 第26页 |
| (三)教育发展影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 | 第27-32页 |
| 一、初步形成时期(1985 年—1990 年) | 第27-28页 |
| 二、快速发展时期(1991 年—2000 年) | 第28-29页 |
| 三、深入发展时期(2001 年——至今)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现状分析 | 第32-41页 |
| 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32-37页 |
| (一)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职教的发展政策 | 第32-33页 |
| (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课程政策 | 第33-34页 |
| (三)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教学政策 | 第34-35页 |
| (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教师政策 | 第35页 |
| (五)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政策 | 第35-36页 |
| (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教育经费政策 | 第36-37页 |
| (七)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政策 | 第37页 |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成绩 | 第37-38页 |
| (一)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框架初步确立 | 第37-38页 |
| (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责任机制得到确立 | 第38页 |
| (三)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内容逐渐丰富 | 第38页 |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制定中存在的不足 | 第38-41页 |
| (一)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内容缺失 | 第38-39页 |
| (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形式单一 | 第39页 |
| (三)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特色不足 | 第39页 |
| (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对策 | 第41-46页 |
| 一、完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原则 | 第41-43页 |
| (一)方向性原则 | 第41页 |
| (二)公平性原则 | 第41-42页 |
| (三)能力差异原则 | 第42页 |
| (四)弱势补偿原则 | 第42-43页 |
| 二、完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对策 | 第43-46页 |
| (一)树立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新理念 | 第43页 |
| (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体系 | 第43页 |
| (三)深化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内容 | 第43-44页 |
| (四)突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的特色 | 第44页 |
| (五)增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政策可操作性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