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戏剧音乐理论论文--歌剧、歌舞剧音乐论文

论中西歌剧中东方女性艺术形象的构建对比--以《蝴蝶夫人》和《运河谣》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第2章 西洋歌剧《蝴蝶夫人》和民族歌剧《运河谣》的概述第13-20页
    2.1 西洋歌剧《蝴蝶夫人》的概述第13-16页
        2.1.1 作曲家普契尼的简介第13页
        2.1.2 《蝴蝶夫人》的创作背景及剧情概况第13-15页
        2.1.3 《蝴蝶夫人》所构建的“巧巧桑”传统东方女性形象第15-16页
    2.2 中国民族歌剧《运河谣》的概述第16-20页
        2.2.1 曲作者印青的简介第16页
        2.2.2 《运河谣》的创作背景及剧情概况第16-18页
        2.2.3 《运河谣》所构建的“水红莲”传统东方女性形象第18-20页
第3章 两部歌剧之“巧巧桑”和“水红莲”东方女性戏剧形象构建之对比第20-24页
    3.1 不同的时代背景,相似的现实题材第20-21页
    3.2 不同的生活环境,相似的情感遭遇第21页
    3.3 不同的性格特点,相似的悲剧命运第21-22页
    3.4 不同的矛盾冲突,相似的塑造手法第22-24页
第4章 两部歌剧之“巧巧桑”和“水红莲”东方女性音乐形象构建之对比第24-58页
    4.1 巧巧桑与水红莲的东方女性音乐形象分析第24-50页
        4.1.1 巧巧桑和水红莲在初遇甜蜜爱情时的音乐形象第24-37页
        4.1.2 巧巧桑和水红莲为爱执着时的音乐形象第37-44页
        4.1.3 巧巧桑与水红莲为爱牺牲时的音乐形象第44-50页
    4.2 巧巧桑和水红莲音乐形象构建的异同第50-58页
        4.2.1 相同点第50-53页
        4.2.2 相异点第53-58页
第5章 中西歌剧艺术形象构建比较对今后民族歌剧创作发展的启示与贡献第58-63页
    5.1“巧巧桑”和“水红莲”东方女性艺术形象的构建对比之启示第58-60页
        5.1.1 选材上可以采取以小见大的视角第58-59页
        5.1.2 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应体现角色的性格特点第59页
        5.1.3 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应突出角色的审美特征第59-60页
    5.2 中西歌剧艺术形象构建比较对今后民族歌剧创作发展的贡献第60-63页
        5.2.1 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第60-61页
        5.2.2 历史和时代的统一第61-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观审慎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京剧元素的借鉴--以声乐作品《贵妃醉酒》《梅兰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