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纤维素 | 第11-15页 |
1.1.1 纤维素概述 | 第11页 |
1.1.2 纤维素的结构 | 第11-12页 |
1.1.3 纤维素的聚集形态 | 第12-13页 |
1.1.4 纤维素功能材料 | 第13-15页 |
1.2 细菌纤维素 | 第15-19页 |
1.2.1 细菌纤维素概述 | 第15-16页 |
1.2.2 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 第16-17页 |
1.2.3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质 | 第17-18页 |
1.2.4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膳食纤维 | 第19-20页 |
1.4 纤维素的物理改性 | 第20-21页 |
1.4.1 球磨处理 | 第20页 |
1.4.2 超声处理 | 第20-21页 |
1.5 油脂 | 第21-24页 |
1.5.1 食用油的结构及分类 | 第21-22页 |
1.5.2 油脂的氧化类型 | 第22-23页 |
1.5.3 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 | 第23-24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4-25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固态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 第25-39页 |
2.1 前言 | 第2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2.2.1 材料与设备 | 第25-26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8页 |
2.3.1 湿态细菌纤维素形态 | 第28页 |
2.3.2 乙醇浓度对固态细菌纤维素形态的影响 | 第28-30页 |
2.3.3 SEM分析形貌 | 第30-32页 |
2.3.4 纤维分析 | 第32-33页 |
2.3.5 FTIR分析 | 第33-38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制备 | 第39-51页 |
3.1 前言 | 第3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3.2.1 材料与设备 | 第39-40页 |
3.2.2 方法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3.3.1 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的形态 | 第41-42页 |
3.3.2 SEM分析形貌 | 第42-43页 |
3.3.3 复水性分析 | 第43-44页 |
3.3.4 XRD图谱分析 | 第44-46页 |
3.3.5 FTIR分析 | 第46-48页 |
3.3.6 热分析 | 第48-50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超声处理对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结构的影响 | 第51-61页 |
4.1 前言 | 第5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4.2.1 材料与设备 | 第51-52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4.3.1 超声处理对气凝胶形态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2 SEM分析形貌 | 第54-56页 |
4.3.3 XRD图谱分析 | 第56-57页 |
4.3.4 FTIR分析 | 第57-60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球磨对细菌纤维素粉末结构的影响 | 第61-69页 |
5.1 前言 | 第61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61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2-68页 |
5.3.1 SEM分析形貌 | 第62-64页 |
5.3.2 纤维分析 | 第64-65页 |
5.3.3 FTIR分析 | 第65-67页 |
5.3.4 XRD图谱分析 | 第67-68页 |
5.4 本章结论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纤维素在油脂抗氧化方面的应用 | 第69-73页 |
6.1 前言 | 第69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6.2.1 材料与设备 | 第69-70页 |
6.2.2 方法 | 第70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70-72页 |
6.4 本章结论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73-74页 |
实验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件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