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怒族“达比亚”舞蹈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以怒江地区A幼儿园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9-30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9-10页
        (一)基于怒族“达比亚”舞蹈传承现状的田野发现第9页
        (二)原生态舞蹈在怒江幼儿园中的缺失第9-10页
        (三)研究者的个人兴趣第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24页
        (一)关于儿童舞蹈教育的相关研究第10-17页
        (二)关于儿童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三)关于怒族“达比亚”舞蹈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四)关于民间文化融入到幼儿园课程方面的相关研究第20-23页
        (五)已有研究的不足第23-24页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一)研究目的第24页
        (二)研究意义第24-25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25-26页
        (一)儿童舞蹈第25页
        (二)怒族“达比亚”舞蹈第25页
        (三)幼儿园课程第25-26页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6-30页
        (一)研究思路第26-27页
        (二)研究方法第27-30页
第二部分 怒族“达比亚”舞蹈的教育内涵分析第30-39页
    一、怒族“达比亚”舞蹈——表达情感的符号第30-32页
        (一)怒族“达比亚”舞蹈——原始舞蹈的遗存第30-31页
        (二)物我同一、神秘体验:怒族“达比亚”舞蹈与儿童之间第31-32页
    二、怒族“达比亚”舞蹈——源于生命的审美第32-36页
        (一)怒族“达比亚”舞蹈的审美特质第32-34页
        (二)怒族“达比亚”舞蹈的审美形态第34-36页
    三、怒族“达比亚”舞蹈的儿童教育价值分析第36-39页
        (一)社会价值的体现——实现文化的传承第36页
        (二)个体价值的体现——促进儿童的发展第36-39页
第三部分 怒族“达比亚”舞蹈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实施第39-83页
    一、行动研究的准备第39-41页
        (一)研究场所和资源第39页
        (二)研究对象第39-40页
        (三)合作参与研究的教师第40-41页
    二、行动研究的实施第41-78页
        (一)行动研究的过程第41-43页
        (二)研究方案的设计第43-46页
        (三)研究方案的呈现与分析第46-78页
    三、行动研究的总体反思第78-83页
        (一)尊重儿童舞蹈的天性,保护儿童的原生态系统第79-80页
        (二)以身体为载体,儿童获得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第80页
        (三)以多感官的整合,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第80-81页
        (四)以身体进行表达,全身心投入到舞蹈活动第81-82页
        (五)以身体的摹拟,了解儿童的审美喜好第82-83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83-92页
    一、教育启示:怒族“达比亚”舞蹈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构想第83-89页
        (一)怒族“达比亚”舞蹈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制定第83-85页
        (二)怒族“达比亚”舞蹈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编排第85-86页
        (三)怒族“达比亚”舞蹈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第86-87页
        (四)怒族“达比亚”舞蹈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评价第87-89页
    二、教育建议:怒族“达比亚”舞蹈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第89-92页
        (一)教师充分挖掘民族舞蹈课程资源第89页
        (二)教师有效利用科学的行动研究方法第89-90页
        (三)教师树立正确的民族舞蹈教学意识第90-91页
        (四)教师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附录第97-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HRNA干扰沉默AMH基因对体外培养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局部调节机制研究
下一篇: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现代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