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第13页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五、本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0页 |
六、论文框架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研究 | 第22-47页 |
第一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理论研究 | 第22-29页 |
一、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论及其启示 | 第22-24页 |
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理论及其启示 | 第24-27页 |
三、脑科学(Brain Science)研究现状及其启示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文献综述 | 第29-45页 |
一、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研究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二、国内外"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1-38页 |
三、国内外有关"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38-45页 |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 第47-75页 |
第一节 国内美术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解读 | 第47-51页 |
一、梳理与分析美术教学大纲 | 第47-48页 |
二、梳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 第48-51页 |
第二节 美术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 第51-62页 |
一、人美版教材"美术鉴赏"课程内容分析 | 第51-55页 |
二、苏少版教材"美术鉴赏"课程内容分析 | 第55-58页 |
三、美国戴维斯出版社"美术鉴赏"课程内容分析 | 第58-59页 |
四、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美术鉴赏"课例的比较分析 | 第59-61页 |
五、总结建议 | 第61-62页 |
第三节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教师访谈报告 | 第62-66页 |
一、访谈概述 | 第62页 |
二、访谈目的与内容 | 第62页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第四节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学生问卷调查研究 | 第66-74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66-67页 |
二、问卷调查结果 | 第67-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 第75-83页 |
第一节 融"感知"的教学 | 第76-79页 |
一、情境创设叩响学生感知的心门 | 第76-77页 |
二、感官体验释放学生感知的瞬间 | 第77-78页 |
三、情感升华触及学生感知的灵魂 | 第78-79页 |
第二节 唤醒学生的"思维" | 第79-82页 |
一、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 第79-81页 |
二、实践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 第81页 |
三、迁移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设计及实施 | 第83-105页 |
第一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设计的目标 | 第83-84页 |
一、教学设计的意图 | 第83-84页 |
二、教学设计的目标 | 第84页 |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设计及实施 | 第84-98页 |
一、单元课程《敦煌探秘》 | 第84-89页 |
二、单元课程《纸上雕塑美术馆》 | 第89-94页 |
三、单元课程《来自名画的邀请》 | 第94-98页 |
第三节 "核心素养与中学美术鉴赏"研讨会 | 第98-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五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研究的展望 | 第105-109页 |
一、本研究的成效及创新之处 | 第105页 |
二、本研究局限之处 | 第105-106页 |
三、反思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附录 | 第109-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9页 |
后记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