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一、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1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33页 |
第一节 团队心理安全相关文献概述 | 第13-19页 |
一、团队心理安全的概念与内在意义 | 第13-15页 |
二、团队心理安全与信任 | 第15-16页 |
三、团队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四、团队心理安全的作用 | 第17-19页 |
五、团队心理安全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第二节 知识共享相关文献概述 | 第19-28页 |
一、知识与知识管理 | 第19-21页 |
二、知识共享的概念 | 第21-23页 |
三、知识共享过程的模式 | 第23-25页 |
四、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五、知识共享的测量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交互记忆系统相关文献概述 | 第28-30页 |
一、交互记忆与交互记忆系统的概念 | 第28-29页 |
二、交互记忆系统的形成与维护 | 第29页 |
三、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团队心理安全、知识共享与交互记忆系统三者关系 | 第30-33页 |
一、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心理安全 | 第30-31页 |
二、交互记忆系统与知识共享 | 第31-32页 |
三、团队心理安全与知识共享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3-39页 |
第一节 以往研究总结 | 第33页 |
第二节 研究总体思路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4-36页 |
一、研究的理论模型 | 第34-35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第四节 模型中的变量说明 | 第36-37页 |
一、前因变量——团队心理安全 | 第36页 |
二、中介变量——知识共享 | 第36-37页 |
三、结果变量——交互记忆系统 | 第37页 |
第五节 问卷设计及说明 | 第37-39页 |
一、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37页 |
二、问卷说明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问卷统计与分析 | 第39-57页 |
第一节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39-41页 |
第二节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 第41-45页 |
一、效度分析 | 第41-44页 |
二、信度分析 | 第44-45页 |
第三节 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方差分析 | 第46页 |
第五节 回归分析 | 第46-53页 |
一、团队心理安全对知识共享的回归分析 | 第46-48页 |
二、团队心理安全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回归分析 | 第48-50页 |
三、知识共享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回归分析 | 第50-53页 |
第六节 中介作用的分析 | 第53-57页 |
一、知识共享对团队心理安全与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3-54页 |
二、知识共享各维度对团队心理安全与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4-57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7-6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57-60页 |
一、各变量结构分析的讨论 | 第57-58页 |
二、团队心理安全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的讨论 | 第58页 |
三、团队心理安全与交互记忆系统之间关系的讨论 | 第58-59页 |
四、知识共享与交互记忆系统之间关系的讨论 | 第59-60页 |
五、知识共享的中介角色讨论 | 第60页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第60-63页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三、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 第61页 |
四、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61-62页 |
五、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