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赣南脐橙简介 | 第10页 |
·水果表面农药残留检测的意义 | 第10-11页 |
·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 | 第11-14页 |
·农药残留 | 第11页 |
·农药残留的有损检测方法 | 第11-13页 |
·农药残留的无损检测方法 | 第13-14页 |
·国内外关于无损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检测脐橙表面农药残留 | 第16-26页 |
·引言 | 第16页 |
·高光谱成像系统 | 第16-19页 |
·高光谱图像采集原理 | 第16-17页 |
·高光谱图像采集实验平台 | 第17-19页 |
·实验材料与实验过程 | 第19-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高光谱技术无损检测脐橙表面的农药残留 | 第26-34页 |
·引言 | 第26页 |
·气相色谱法简介 | 第26-28页 |
·气相色谱工作原理 | 第27页 |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原理 | 第27-2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实验装置 | 第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气相色谱法检测敌敌畏残留量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光谱数据预处理 | 第29-30页 |
·PLS法预测农药残留 | 第30-31页 |
·最佳波段选择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定性识别脐橙表面的农药污染 | 第34-40页 |
·引言 | 第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5-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波段范围及特征波长的选择 | 第37-38页 |
·通过GA-SVM方法选取特征波长与全光谱识别准确率的比较 | 第38-40页 |
第五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检测脐橙表面农药残留的定量分析 | 第40-5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实验设备 | 第40页 |
·农药种类的选择 | 第40页 |
·样品 | 第40页 |
·喷洒敌敌畏农药的样品 | 第40页 |
·喷洒代森锰锌农药的样品 | 第40页 |
·代森锰锌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分析方法原理 | 第40-41页 |
·样品提取及纯化 | 第41页 |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 第41页 |
·敌敌畏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分析方法原理 | 第41页 |
·样品提取及纯化 | 第41页 |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41-42页 |
·光谱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2-43页 |
·光谱预处理 | 第42-43页 |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 第43页 |
·代森锰锌残留量的分析结果 | 第43-47页 |
·代森锰锌的原始光谱图 | 第43-44页 |
·数据分析 | 第44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敌敌畏残留量的分析结果 | 第47-51页 |
·敌敌畏的原始光谱图 | 第47页 |
·数据分析 | 第47-4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主要研究结果 | 第51-52页 |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 | 第51页 |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高光谱技术检测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 | 第51页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