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留学生“了1”和“了2”的习得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研究的缘起第8页
   ·研究现状第8-15页
     ·关于“了”的本体研究现状第8-11页
     ·关于“了”的习得研究现状第11-14页
     ·关于“了”字的教学研究现状第14-1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目的第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研究的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了_1”、“了_2”的本体研究第18-32页
   ·“了_1”“了_2”本体研究语料来源第18-19页
   ·“了_1”的描写和分类第19-26页
     ·行为结束第19-21页
     ·任务完成第21-23页
     ·遗留状态第23-24页
     ·基于语料库的“了_1”本体使用调查第24-26页
   ·“了_2”的描写和分类第26-29页
     ·行、知、言三域划分“了_2”的语法意义第26-28页
     ·基于语料库的“了_2”本体使用调查第28-29页
   ·“了_1”“了_2”的描写和分类小结第29-32页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了_1”和“了_2”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第32-50页
   ·调查概况第32-33页
     ·调查的理论基础第32页
     ·语料来源第32-33页
   ·以统计为基础的“了_1”、“了_2”的习得顺序第33-38页
   ·“了_1”和“了_2”的偏误分析第38-43页
     ·高级水平习得者的偏误分析第38-40页
     ·初中级水平习得者的偏误分析第40-43页
   ·用“最小树假设”解释二语习得者习得“了_1”、“了_2”的顺序第43-50页
第四章 “了_1”和“了_2”习得问卷调查第50-57页
   ·调查目的第50页
   ·被试第50页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50-52页
   ·调查结果的分析第52-55页
   ·问卷调查和语料库调查结果对比及“最小树假设”解释第55-57页
第五章 “了_1”、“了_2”的教与学第57-62页
   ·教材的编写第57-59页
   ·“了_1”、“了_2”的教学方法第59-60页
   ·“了_1”、“了_2”学习策略第60-62页
第六章 结语第62-64页
附录1第64-65页
附录2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枞阳方言中的虚词“着”研究
下一篇:中国房地产广告修辞研究--以《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