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心理动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后汉书》及其语言学价值 | 第7-8页 |
一、《后汉书》的基本情况以及研究选用的版本 | 第7页 |
二、《后汉书》的语言学价值 | 第7-8页 |
第二节 《后汉书》语言研究概述 | 第8-10页 |
一、近现代以前的《后汉书》语言研究 | 第8页 |
二、现当代的《后汉书》语言研究 | 第8-10页 |
第三节 本文的选题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后汉书》心理动词的界定及提取原则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后汉书》心理动词的界定 | 第12-14页 |
一、心理动词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二、《后汉书》心理动词的界定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后汉书》心理动词提取原则 | 第14-17页 |
第三章 《后汉书》心理动词意义研究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后汉书》心理动词词义使用情况 | 第17-21页 |
一、单义心理动词的使用情况 | 第17-19页 |
二、多义心理动词的使用情况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后汉书》心理动词的词义类聚 | 第21-25页 |
一、情感类心理动词 | 第21-24页 |
二、认知类心理动词 | 第24页 |
三、意志类心理动词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后汉书》中心理动词连用现象分析 | 第25-32页 |
第一节 《后汉书》中心理动词连用的判定和数量 | 第25页 |
第二节 《后汉书》心理动词连用的意义组合形式 | 第25-28页 |
一、本义+本义 | 第26页 |
二、本义+引申义 | 第26-27页 |
三、本义+假借义 | 第27页 |
四、引申义+本义 | 第27页 |
五、引申义+引申义 | 第27-28页 |
六、引申义+假借义 | 第28页 |
第三节 连用现象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 第28-30页 |
一、心理动词连用的原因 | 第28-29页 |
二、心理动词连用的作用 | 第29-30页 |
第四节 连用现象中的次序颠倒问题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后汉书》心理动词的语法功能 | 第32-53页 |
第一节 《后汉书》心理动词充当的句法成分 | 第32-35页 |
一、《后汉书》心理动词作谓语 | 第32-33页 |
二、《后汉书》心理动词作定语 | 第33页 |
三、《后汉书》心理动词作状语 | 第33-34页 |
四、《后汉书》心理动词作主语 | 第34页 |
五、《后汉书》心理动词作宾语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后汉书》中心理动词的宾语 | 第35-44页 |
一、《后汉书》心理动词所带宾语的性质 | 第35-38页 |
二、《后汉书》心理动词所带宾语的语义类型 | 第38-44页 |
第三节 《后汉书》心理动词的状语成分 | 第44-53页 |
一、单层状语 | 第44-51页 |
二、多层状语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