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相关概念介绍与界定 | 第14-17页 |
·核心员工的概念 | 第14-15页 |
·技术类核心员工的概念界定 | 第15页 |
·技术类核心员工的特征分析 | 第15-17页 |
·激励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需求的涵义及特征 | 第17页 |
·激励机制 | 第17-18页 |
·激励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国内外需求与激励研究成果综述 | 第23-28页 |
·国外需求与激励研究成果 | 第23-25页 |
·国内需求与激励研究成果 | 第25-26页 |
·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中小民营企业技术类核心员工需求因素模型构建 | 第28-33页 |
·模型构建依据 | 第28页 |
·通过文献阅读归纳需求因素 | 第28页 |
·利用员工访谈对需求因素进行验证和补充 | 第28页 |
·将需求因素给予分类并建立假设模型 | 第28页 |
·技术类核心员工需求因素模型的构建 | 第28-33页 |
·需求因素理论归纳 | 第28-29页 |
·员工访谈 | 第29-31页 |
·技术类核心员工需求因素假设模型的构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中小民营企业技术类核心员工需求特征实证分析 | 第33-42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3页 |
·样本数据的采集与生成 | 第33-37页 |
·样本数据的采集 | 第33-35页 |
·样本数据的生成 | 第35页 |
·技术类核心员工需求因素统计分析 | 第35-37页 |
·不同类型的技术类核心员工需求特征分析 | 第37-42页 |
第五章 中小民营企业技术类核心员工激励现状与需求特征矛盾分析 | 第42-48页 |
·中小民营企业的概述 | 第42-44页 |
·中小民营企业的含义 | 第42页 |
·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 | 第42-44页 |
·中小民营企业技术类核心员工激励现状 | 第44-45页 |
·中小民营企业技术类核心员工激励现状与需求特征矛盾分析 | 第45-48页 |
·收入报酬的实际需求与现状 | 第45-46页 |
·环境支撑的实际需求与现状 | 第46页 |
·自我实现的实际需求与现状 | 第46-47页 |
·个人成长的实际需求与现状 | 第47页 |
·工作自主的实际需求与现状 | 第47-48页 |
第六章 以需求为导向的中小民营企业技术类核心员工激励措施 | 第48-60页 |
·基于收入报酬需求的激励 | 第48-50页 |
·宽带薪酬激励 | 第48-49页 |
·技术入股激励 | 第49页 |
·福利激励 | 第49-50页 |
·基于环境支撑需求的激励 | 第50-54页 |
·塑造业绩导向、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 第50-51页 |
·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51-52页 |
·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 第52页 |
·创建良好的沟通机制 | 第52-53页 |
·实施员工援助计划(EAP) | 第53-54页 |
·基于自我实现需求的激励 | 第54-55页 |
·建立健全合理的晋升制度 | 第54页 |
·鼓励技术类核心员工参与管理 | 第54-55页 |
·基于个人成长需求的激励 | 第55-57页 |
·建立规范化、体系化的培训机制 | 第55-56页 |
·为技术类核心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 第56-57页 |
·基于工作自主需求的激励 | 第57-58页 |
·实施以人为导向的工作设计 | 第57-58页 |
·树立“头脑空间”信念 | 第58页 |
·建立激励机制运行效果评价体系 | 第58-60页 |
·效果评估 | 第58页 |
·反馈与调整 | 第58-6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A | 第63-65页 |
附录B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