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前人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1-14页 |
| ·关于汉语“口、嘴”成语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关于越语“口、嘴”成语的研究 | 第12-14页 |
| ·研究范围和对象 | 第14-19页 |
| ·成语的界定 | 第14-15页 |
| ·汉语成语的界定 | 第14页 |
| ·越语成语的界定 | 第14-15页 |
| ·汉越成语的界定之差 | 第15页 |
| ·“口、嘴”的界定 | 第15-18页 |
| ·汉语“口、嘴”的界定 | 第15-16页 |
| ·越语“Mi ng, m m, kh u”的界定 | 第16-17页 |
| ·汉-越语中“口、嘴”的界定之差 | 第17-18页 |
|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理论、意义、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汉越“口、嘴”成语的考察与对比 | 第21-36页 |
| ·汉越“口、嘴”成语的数量统计 | 第21-22页 |
| ·汉语“口、嘴”成语的数量统计 | 第21页 |
| ·越语“Mi ng, m m, kh u”成语的数量统计 | 第21页 |
| ·汉越“口、嘴”成语的数量对比 | 第21-22页 |
| ·汉越“口、嘴”成语归类 | 第22-26页 |
| ·按成语字格数分类 | 第22-24页 |
| ·按“口、嘴”的语义分类 | 第24-26页 |
| ·汉越成语中“口、嘴”搭配考察 | 第26-35页 |
| ·汉越成语中“口、嘴”与人体词搭配考察 | 第27-31页 |
| ·“口、嘴”与“口、嘴”搭配 | 第27-28页 |
| ·“口、嘴”与头部类搭配 | 第28-29页 |
| ·“口、嘴”与其他人体词搭配 | 第29-31页 |
| ·汉越成语中“口、嘴”与非人体词搭配考察 | 第31-33页 |
| ·“口、嘴”与动物词搭配 | 第31-32页 |
| ·“口、嘴”与数词搭配 | 第32-33页 |
| ·“口、嘴”与方位词搭配 | 第33页 |
| ·“口、嘴”与颜色词搭配 | 第33页 |
| ·汉越成语中“口、嘴”搭配情况对比 | 第33-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汉越“口、嘴”成语的隐喻认知对比 | 第36-46页 |
| ·汉越“口、嘴”成语中的隐喻认知特点 | 第36-41页 |
| ·映射到形状、事物域 | 第37页 |
| ·映射到情感、性格域 | 第37-39页 |
| ·映射到语言、社交域 | 第39-41页 |
| ·映射到知识、智力域 | 第41页 |
| ·汉越“口、嘴”成语中的隐喻对比分析 | 第41-44页 |
| ·相同之处 | 第42-43页 |
| ·不同之处 | 第43-44页 |
| ·汉语成语中“口、嘴”独有的隐喻义 | 第43-44页 |
| ·越语成语中“Mi ng, m m, kh u”独有的隐喻义 | 第44页 |
| ·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汉越“口、嘴”成语差异的文化内涵原因 | 第46-51页 |
| ·汉越“口、嘴”成语的差异 | 第46-47页 |
| ·汉越“口、嘴”成语差异的文化内涵原因 | 第47-50页 |
| ·联想不同 | 第47页 |
| ·取义的角度不同 | 第47-48页 |
| ·来源不同 | 第48-49页 |
| ·民族文化心理不同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附录一:汉语“口、嘴”成语表 | 第57-61页 |
| 附录二:越语“Mi ng, m m, kh u”成语表 | 第6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