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33页 |
·职业能力 | 第16-22页 |
·职业能力的内涵 | 第16-17页 |
·职业能力的维度划分 | 第17-19页 |
·职业能力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9-20页 |
·职业能力的实证研究 | 第20-22页 |
·工作嵌入 | 第22-25页 |
·工作嵌入的起源 | 第22页 |
·工作嵌入的概念 | 第22-23页 |
·工作嵌入的维度 | 第23-24页 |
·工作嵌入的测量 | 第24-25页 |
·工作嵌入的实证研究 | 第25页 |
·职业满意度 | 第25-27页 |
·职业满意度的概念 | 第25-26页 |
·职业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 第26-27页 |
·离职倾向 | 第27-30页 |
·离职倾向的概念 | 第27-28页 |
·离职倾向的前因变量研究 | 第28-30页 |
·工作绩效 | 第30-33页 |
·工作绩效的概念 | 第30-32页 |
·工作绩效的维度划分 | 第32-33页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3-39页 |
·研究对象——新生代员工 | 第33页 |
·研究变量的定义 | 第33-34页 |
·职业能力 | 第33页 |
·工作内嵌入 | 第33-34页 |
·职业满意度、离职倾向和工作绩效 | 第34页 |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 第34-39页 |
·自我调节理论 | 第34-35页 |
·理论模型 | 第35页 |
·研究假设 | 第35-39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39-42页 |
·调查问卷 | 第39-41页 |
·职业能力测量量表 | 第39页 |
·工作内嵌入测量量表 | 第39-40页 |
·离职倾向测量量表 | 第40页 |
·职业满意测量量表 | 第40页 |
·工作绩效测量量表 | 第40-41页 |
·数据调研 | 第41-42页 |
·数据预调研 | 第41页 |
·正式数据调研 | 第41-42页 |
第5章 数据分析 | 第42-62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42-44页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42-43页 |
·被试职业能力描述性统计 | 第43-44页 |
·信度分析 | 第44-45页 |
·效度分析 | 第45-49页 |
·职业能力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工作内嵌入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47页 |
·离职倾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职业满意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工作绩效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49页 |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49-51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51-53页 |
·回归分析 | 第53-62页 |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53-56页 |
·层级回归分析和SOBEL检验——对中介作用的检验 | 第56-62页 |
第6章 结果讨论和未来展望 | 第62-70页 |
·结果讨论 | 第62-6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2-64页 |
·研究讨论 | 第64-66页 |
·研究启示 | 第66-67页 |
·研究不足 | 第67-68页 |
·未来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