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6-14页 |
一、 相关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一) 国外的研究 | 第9页 |
(二) 国内的研究 | 第9-11页 |
二、 选题原因与意义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波爱修的哲学、神学思想概述 | 第14-27页 |
第一节 “共相”新解——作为基督教哲学家的波爱修 | 第14-20页 |
第二节 “至善”新解——作为理性神学家的波爱修 | 第20-27页 |
一、 柏拉图与奥古斯丁论“至善” | 第21-23页 |
二、 波爱修论“至善” | 第23-27页 |
第二章 波爱修的“数论” | 第27-35页 |
第一节 自由艺术与四艺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波爱修的“数论”及其神学基础 | 第29-32页 |
第三节 《论音乐原理》的神学内涵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波爱修的音乐美学思想 | 第35-50页 |
第一节 波爱修关于三种音乐的理论 | 第35-39页 |
第二节 波爱修对音乐家的定义以及有关音乐活动、音乐功能的论述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波爱修与毕达哥拉斯学派音乐美学思想的比较 | 第42-50页 |
一、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 | 第43-45页 |
二、 论波爱修与毕达哥拉斯学派音乐美学思想的同与不同 | 第45-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注释 | 第52-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论音乐原理》选节翻译 | 第64-91页 |
后记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