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绪论 | 第5-8页 |
上篇 《多耶》的“数控”节奏及其“结构力” | 第8-20页 |
第一节 《多耶》的局部“数控”节奏分析 | 第8-16页 |
一 《十番锣鼓》、《鱼合八》、《金橄榄》 | 第8-10页 |
二、“完整”利用《鱼合八》 | 第10-11页 |
三、“打破”利用《鱼合八》 | 第11-12页 |
四、“完整”利用《金橄榄》 | 第12-13页 |
五、“换位”利用《鱼合八》 | 第13-14页 |
六、“潜伏”、“同步“利用《鱼合八》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多耶》中“数控”节奏的“结构力”及其作用 | 第16-20页 |
一、“数控”节奏的“结构力” | 第16-18页 |
二、“结构力”的作用 | 第18-20页 |
下篇 《多耶》的“数控”节奏在演奏中的“凝聚力” | 第20-34页 |
第一节“凝聚力”的形成基础 | 第20-23页 |
一、全曲结构 | 第20-21页 |
二、力度与速度布局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凝聚力”的形成过程 | 第23-34页 |
一、“此消彼长,总量相当” | 第23-25页 |
二、“不变应变,不变中有变” | 第25-28页 |
三、“序进”、“对称”、“平衡” | 第28-29页 |
四、“此消彼长,总量递减” | 第29-31页 |
五、“乱中有序”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要参考著作及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