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乳铁蛋白的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引言第11-15页
   ·乳铁蛋白的特性第11页
   ·乳铁蛋白的来源第11页
   ·乳铁蛋白的功能第11-12页
     ·抑菌活性第11-12页
     ·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第12页
     ·刺激和强化铁吸收第12页
     ·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第12页
     ·抗氧化功能第12页
   ·乳铁蛋白的应用第12-13页
     ·乳铁蛋白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第12-13页
     ·乳铁蛋白在其它方面的应用第13页
   ·乳铁蛋白检测方法第13页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第13-15页
2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酸性分离体系下测定乳铁蛋白第15-30页
   ·试验部分第15-16页
     ·仪器与试剂第15页
     ·缓冲溶液的配制第15-16页
     ·乳铁蛋白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16页
     ·样品处理第16页
     ·电泳条件第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6-25页
     ·分离缓冲液的选择第16-17页
     ·分离缓冲溶液pH值对分离的影响第17页
     ·分离缓冲溶液体系对分离的影响第17-18页
     ·分离缓冲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第18-19页
     ·高分子添加剂的选择第19-20页
     ·添加剂PEO 300 000浓度的选择第20-21页
     ·样品介质的优化第21-23页
     ·分离电压的影响第23-24页
     ·进样时间的选择第24-25页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第25-28页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第25页
     ·仪器精密度第25-28页
   ·实际样品测定第28-29页
   ·结论第29-30页
3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碱性分离体系下测定原料中乳铁蛋白第30-40页
   ·试验部分第30-31页
     ·仪器和试剂第30页
     ·缓冲溶液的配制第30-31页
     ·乳铁蛋白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31页
     ·样品预处理第31页
     ·电泳条件第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5页
     ·缓冲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第31-32页
     ·添加剂种类的选择第32-33页
     ·添加剂SDS浓度的选择第33页
     ·添加剂HEC浓度的选择第33-34页
     ·样品提取介质的选择第34-35页
     ·进样时间的选择第35页
     ·分离电压的选择第35页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第35-37页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第35-36页
     ·仪器精密度第36-37页
   ·实际样品测定第37-39页
     ·乳铁蛋白原料的测定第37页
     ·奶粉样品的测定第37-39页
   ·结论第39-40页
4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碱性体系下测定乳制品中乳铁蛋白第40-58页
   ·试验部分第40-41页
     ·仪器和试剂第40页
     ·缓冲溶液的配制第40-41页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41页
     ·样品预处理第41页
     ·电泳条件第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44页
     ·缓冲液pH对分离的影响第41-42页
     ·缓冲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第42页
     ·添加剂SDS浓度的选择第42-43页
     ·添加剂HEC浓度的选择第43页
     ·样品提取介质的选择第43-44页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精密度、检出限及回收率第44-47页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第44页
     ·仪器精密度第44-46页
     ·方法精密度第46-47页
     ·加标回收率第47页
   ·实际样品测定第47-51页
     ·奶粉样品中Lf的定性和定量结果第47-50页
     ·乳清中微量蛋白的分析第50-51页
   ·不确定度分析第51-57页
     ·不确定度的来源第51页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第51-55页
     ·扩展不确定度U及测量结果的报告第55页
     ·澳优能力多小婴儿免疫强化配方奶粉中乳铁蛋白的检测结果第55页
     ·Excel在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酱中的纳他霉素第58-63页
   ·试验部分第58-59页
     ·仪器和试剂第58-59页
     ·色谱条件第59页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59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9页
     ·样品制备第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2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59页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第59-61页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61页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第61页
     ·回收率的测定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71页
附件第71-77页
作者简历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氯沙坦(losartan)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下一篇: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