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8页 |
1 纳豆激酶 | 第13-20页 |
·纳豆与人体保健 | 第13-14页 |
·纳豆激酶溶栓作用研究 | 第14-15页 |
·纳豆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及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 第15页 |
·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15-17页 |
·纳豆激酶的生物学功能 | 第17-19页 |
·纳豆激酶的开发前景 | 第19-20页 |
2 微胶囊化技术 | 第20-31页 |
·固定化细胞技术 | 第20-22页 |
·生物微胶囊技术 | 第22-27页 |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 | 第27-31页 |
3 多孔淀粉概述 | 第31-38页 |
·多孔淀粉的理化特性 | 第32-33页 |
·多孔淀粉的研究历史 | 第33页 |
·多孔淀粉的制备 | 第33-34页 |
·多孔淀粉的应用 | 第34-38页 |
第二章 包囊纳豆菌液芯/淀粉微胶囊制囊条件的研究 | 第38-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纳豆菌 DUI15生长曲线和菌体形态 | 第42-43页 |
·液芯/淀粉微胶囊制囊条件的确定 | 第43-44页 |
·液芯/淀粉微胶囊的外观结构 | 第44-45页 |
·液芯/淀粉微胶囊囊材与纳豆菌的生物相容性 | 第45-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三章 液芯/淀粉微胶囊化纳豆菌的培养基的优化 | 第50-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发酵培养基关键影响因子的确定 | 第54-57页 |
·最陡爬坡实验 | 第57-58页 |
·响应面法优化微囊化 DUI15菌株发酵培养基 | 第58-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第四章 液芯/淀粉微胶囊化纳豆菌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发酵罐放大实验 | 第62-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6页 |
·发酵培养条件关键影响因子的确定 | 第68-70页 |
·响应面法优化微胶囊化 DUI15菌株发酵培养基 | 第70-74页 |
·发酵罐放大实验结果 | 第74-76页 |
3 讨论 | 第76-78页 |
全文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