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劳动经济理论论文

马克思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1页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 选题背景第8页
  2. 选题意义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9-10页
  1. 国外研究述评第9页
  2. 国内研究述评第9-10页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10页
  1. 研究思路第10页
  2. 论文框架第10页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10-11页
  1. 创新之处第10页
  2. 不足之处第10-11页
一、 马克思就业理论第11-20页
 (一)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提出与构成第11-12页
 (二)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第12-14页
 (三)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与劳动力商品论第14-17页
  1. 工资的实质第15页
  2. 劳动力供求第15-16页
  3. 马克思工资决定理论第16-17页
 (四) 分工细化与失业第17-19页
 (五) 失业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第19-20页
二、 西方经济学对失业问题的研究第20-27页
 (一) 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产生的背景第20页
 (二) 西方经济学的就业理论构成第20-27页
  1. 凯恩斯以前的传统失业理论第21页
  2. 凯恩斯学派的失业理论第21-22页
  3. 发展经济学派的失业理论第22-24页
  4.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第24-25页
  5.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失业理论第25-27页
三、 马克思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的比较第27-32页
 (一) 马克思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的一致性分析第27-28页
  1. 在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上两者存在相似之处第27页
  2. 两者都认为失业存在对资本家有利第27-28页
 (二) 马克思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的差异性分析第28-32页
  1. 马克思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的微观差异性分析第28-30页
  2. 马克思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的宏观差异性分析第30-32页
四、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第32-36页
 (一) 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第32-34页
 (二) 各界对当前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局限性第34-36页
  1. 供过于求论第34页
  2. 专业落后论第34-35页
  3. 大学生好高骛远论第35页
  4. 教育失败论第35-36页
五、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第36-40页
 (一) 供求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第36-38页
  1. 数量上的供求矛盾第37-38页
  2. 结构性的矛盾也是一种供求矛盾第38页
 (二) 户籍制度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制约因素第38-39页
 (三) 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带来失业的周期性第39-40页
六、 对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路径探析第40-43页
 (一) 打破户籍限制,实现劳动力自由流通第40-41页
 (二) 保持适度失业,建立适度失业制度第41页
 (三)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41-42页
 (四) 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42-43页
七、 小结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后记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沙盘游戏对于提高弃儿自我意识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中国女性发展的哲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