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多视角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第一章 兼语句性质简述 | 第18-20页 |
第一节 兼语句的定义 | 第18页 |
第二节 兼语句的特点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兼语句的判定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兼语句“内部”研究 | 第20-29页 |
第一节 兼语句的句法分析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兼语句的语义分析 | 第21-24页 |
一、兼语句中的“格” | 第21-22页 |
二、兼语句中的“价” | 第22-24页 |
第三节 兼语句的语用分析 | 第24-29页 |
一、N1语用分析 | 第24-25页 |
二、N2语用分析 | 第25-26页 |
三、省略与隐含 | 第26-27页 |
四、兼语句的焦点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兼语句“外部”研究 | 第29-40页 |
第一节 现代范畴理论下的兼语句分析 | 第29-33页 |
一、现代范畴理论 | 第29-30页 |
二、典型性兼语句 | 第30-31页 |
三、非典型性兼语句 | 第31-33页 |
第二节 象似性原理下的兼语句分析 | 第33-37页 |
一、与主谓宾语句的距离象似性辨析 | 第33-34页 |
二、与双宾语句的顺序象似性辨析 | 第34-36页 |
三、与连动句的数量象似性辨析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概念整合理论下的兼语句分析 | 第37-40页 |
一、概念整合理论 | 第37-38页 |
二、整合过程中的压缩和隐退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致谢) | 第45-46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