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引言 | 第10-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乡土地理 | 第14页 |
2.核心素养 | 第14-15页 |
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第15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地方性知识理论 | 第15-16页 |
2.地方感理论 | 第16页 |
3.学习迁移理论 | 第16-17页 |
(三)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1.国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国内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3.启示与不足 | 第23-24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24-30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4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2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25页 |
2.案例研究法 | 第25页 |
3.表现性评价法 | 第25-26页 |
(五)研究工具 | 第26-29页 |
1.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记录表 | 第26页 |
2.针对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量规 | 第26-29页 |
(六)研究实施 | 第29-30页 |
四、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原则与方法 | 第30-34页 |
(一)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二)乡土地理案例开发设计思路 | 第31页 |
(三)丰富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 | 第31-32页 |
(四)技术、资料支持 | 第32-34页 |
五、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案例开发过程 | 第34-52页 |
(一)案例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八盘山为例 | 第34-37页 |
1.开发思路 | 第34页 |
2.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 | 第34-37页 |
(二)案例二:“河流地貌的发育”—以东河为例 | 第37-42页 |
1.开发思路 | 第37-38页 |
2.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 | 第38-40页 |
3.考察设计 | 第40-42页 |
(三)案例实施、评价与总结 | 第42-52页 |
1.案例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八盘山为例 | 第42-45页 |
2.案例二:“河流地貌的发育”—以东河为例 | 第45-50页 |
3.案例总结 | 第50-52页 |
六、结论与反思 | 第52-59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2-55页 |
1.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一般过程 | 第52-53页 |
2.实施表现性评价的一般程序 | 第53-54页 |
3.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 第54-55页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9页 |
1.乡土地理教学的不足与对策 | 第55-56页 |
2.表现性评价的不足与对策 | 第56-57页 |
3.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附录一: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学习记录表 | 第63-65页 |
附录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 第65-67页 |
附录三:“河流地貌的发育”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 第67-68页 |
附录四:学生提交的学习记录表(部分)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