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研究--以秦安县E中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引言第12-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12页
        2.了解学情以及教学评价的手段第12-13页
        3.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第13页
        4.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第13页
        5.自身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效率低第13-14页
    (二)研究目的第14页
    (三)研究意义第14-16页
        1.理论意义第14页
        2.实践意义第14-16页
二、文献综述第16-28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1.提问第16页
        2.课堂提问第16页
        3.地理课堂提问第16-17页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7-25页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7-22页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22-24页
        3.评述第24-25页
    (三)理论基础第25-28页
        1.“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5-26页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6页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6-28页
三、研究设计第28-32页
    (一)研究对象第28页
    (二)研究内容第28-29页
    (三)研究工具第29页
    (四)研究方法第29-30页
        1.文献法第29页
        2.问卷调查法第29页
        3.访谈法第29页
        4.观察法第29-30页
    (五)研究思路第30-32页
四、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第32-74页
    (一)调查对象第32页
    (二)调查工具及设计第32-39页
        1.课堂观察—师生互动第32-38页
        2.问卷调查—学生第38-39页
        3.访谈—教师第39页
    (三)调查过程及分析第39-69页
        1.学生对地理课堂提问态度调查分析第39-43页
        2.高中地理课堂整体特征分析第43-48页
        3.高中地理课堂提问问题特征分析第48-54页
        4.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教师行为特征分析第54-61页
        5.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学生行为特征分析第61-69页
    (四)高中地理课堂提问调查结果总结第69-74页
        1.学生态度方面第69-70页
        2.教师态度方面第70页
        3.学生主动性方面第70页
        4.问题本身第70页
        5.候答时间第70-71页
        6.教师反馈与理答第71页
        7.提问方式第71-72页
        8.提问阻碍与不足第72-74页
五、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74-80页
    (一)问题设计单一,无层次性第74-75页
        1.问题类型单一第74页
        2.注重学生共性,忽略学生个性差异化发展第74-75页
    (二)注重知识的覆盖,不注重引深、迁移与应用第75-76页
        1.只注重结果,不注重思维过程第75页
        2.知识点覆盖广,深度不够第75-76页
    (三)提问过于形式化,脱离课堂需要第76页
        1.提问与教学关联性不强第76页
        2.公开课与平时课堂差异明显第76页
    (四)问题设计不具吸引力第76-77页
        1.问题导入单调第76页
        2.问题设置缺乏情境第76-77页
    (五)理答反馈不当,缺乏引导启发第77页
        1.对学生回答机械重复较多无引导与启发第77页
        2.对学生提问不重视第77页
    (六)提问时间分配不合理第77-78页
        1.课堂提问主要集中在课前课尾第77-78页
        2.只注重第一候答时间,忽略第二候答时间第78页
        3.预留候答时间脱离问题本身第78页
    (七)学生参与程度有待提高第78-80页
        1.参与课堂问答学生较少第78-79页
        2.教师只关注被提问者,忽略其他学生第79-80页
六、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改进对策第80-102页
    (一)增加学生兴趣度第80-89页
        1.多采用读地理图像导入课堂提问第80-85页
        2.地理问题联系生活实际第85-86页
        3.为地理课堂提问设计情境第86-89页
    (二)增加学生参与度第89-90页
        1.以任务促参与第89-90页
        2.以小组合作促参与第90页
    (三)问题设计参差有度第90-93页
        1.不同环节,问题难易程度不同第91-92页
        2.同一环节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第92-93页
    (四)理答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延伸第93-94页
        1.增加追问第93页
        2.多引导与启发第93-94页
    (五)合理分配时间第94-96页
        1.合理调节第一候答时间与第二候答时间第94-95页
        2.分配好课堂不同阶段提问时间第95页
        3.分配好不同类型的问题花费的时间第95-96页
    (六)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第96-99页
        1.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第96-97页
        2.地理学科各个模块知识的整合第97-98页
        3.注重问题的转化第98-99页
    (七)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发展第99-102页
        1.提高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素养第99-100页
        2.提高教师地理专业知识素养第100-102页
七、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一)研究结论第102页
    (二)研究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附录第107-126页
    附录一 :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第107-109页
    附录二 :高中地理课堂提问访谈提纲(教师)第109-110页
    附录三 :部分地理教师访谈记录第110-121页
    附录四 :课堂观察量表制作过程中的参考量表第121-122页
    附录五 :课堂观察部分手稿第122-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高中人教版地理教材“问题研究”专栏为例
下一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