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2-15页 |
一、研究者对幼儿园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 第12-13页 |
二、幼儿园打击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 第13-14页 |
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要求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打击乐器与幼儿园打击乐活动 | 第15页 |
二、自主支持、自主支持行为与教师自主支持行为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一、关于幼儿园打击乐活动的相关研究 | 第16-21页 |
二、关于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21-28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28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第29-34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9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9-31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研究工具及观察记录与结果的整理 | 第31-34页 |
一、研究工具 | 第31-32页 |
二、观察记录与结果的整理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4-68页 |
第一节 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分析 | 第34-51页 |
一、教师倾听 | 第35-37页 |
二、教师询问幼儿想要什么 | 第37-39页 |
三、教师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 第39-41页 |
四、教师给幼儿讨论的时间 | 第41-42页 |
五、教师安排座位 | 第42-43页 |
六、教师为行动提供理由 | 第43-45页 |
七、教师表扬幼儿作为对他们的信息反馈 | 第45-47页 |
八、教师给幼儿提供鼓励 | 第47-48页 |
九、教师给幼儿提供暗示或提示 | 第48-49页 |
十、教师回应幼儿的问题或评论 | 第49-50页 |
十一、教师做换位思考的陈述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比较 | 第51-68页 |
一、小、中、大班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比较 | 第51-57页 |
二、新手型教师和熟练型教师的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比较 | 第57-63页 |
三、不同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比较 | 第63-6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8-77页 |
第一节 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特点 | 第68-69页 |
一、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分布不均等 | 第68页 |
二、教师自主支持行为随着幼儿年龄班提升而增加 | 第68页 |
三、教师自主支持行为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而增加 | 第68页 |
四、“感受与欣赏”能力培养过程比“表现与创造”能力培养过程发出的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多 | 第68-69页 |
第二节 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69-77页 |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 | 第69-73页 |
二、教师的资历 | 第73-74页 |
三、教师的音乐素养 | 第74-75页 |
四、教师的专业能力 | 第75-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7-83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77-78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78-83页 |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第78-79页 |
二、提高教师自身资历水平 | 第79-80页 |
三、提升教师的音乐素养 | 第80-81页 |
四、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 | 第81-83页 |
结语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一 | 第88-89页 |
附录二 | 第89-90页 |
后记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