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语环境下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书写问题研究--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初级班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 第9页 |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9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一、文献综述法 | 第9-10页 |
| 二、偏误分析法 | 第10页 |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10页 |
| 四、观察法 | 第10页 |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一、汉字认知习得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二、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三、留学生汉字教材与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第五节 小结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目的语环境下的汉字教学 | 第13-15页 |
| 第一节 目的语环境下的汉字教学的优势分析 | 第13页 |
| 一、理念清晰,目标明确 | 第13页 |
| 二、材料丰富,手段灵活 | 第13页 |
| 第二节 目的语环境下留学生的学习特点 | 第13-14页 |
| 一、学习动机强烈 | 第13-14页 |
| 二、学习策略多样 | 第14页 |
| 第三节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汉字教学现状 | 第14-15页 |
| 一、课程设置概况 | 第14页 |
| 二、教材使用情况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留学生汉字书写问题整理分析 | 第15-31页 |
| 第一节 汉字书写问题分类 | 第15-26页 |
| 一、字形方面的问题 | 第15-24页 |
| 二、书写习惯方面的问题 | 第24-26页 |
| 第二节 书写问题成因分析 | 第26-31页 |
| 一、汉字本体的原因 | 第26-27页 |
| 二、学生自身的因素 | 第27-28页 |
| 三、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28页 |
| 四、教师教学的原因 | 第28-29页 |
| 五、教材方面的原因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广西国商院留学生汉字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 第31-35页 |
| 第一节 问卷概述 | 第31页 |
| 一、调查对象 | 第31页 |
| 二、调查内容 | 第31页 |
| 三、调查目的 | 第31页 |
| 第二节 统计分析 | 第31-34页 |
| 一、学习动机调查 | 第31-32页 |
| 二、学习策略归纳 | 第32页 |
| 三、学习问题反馈 | 第32-33页 |
| 四、学习现状考察 | 第33-34页 |
| 第三节 问卷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针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书写问题的对策 | 第35-45页 |
| 第一节 课程设置与管理的对策 | 第35-37页 |
| 一、单独开设汉字课 | 第35页 |
| 二、增设中国书法课 | 第35-36页 |
| 三、加强纪律管理 | 第36-37页 |
| 第二节 教师教学方面的对策 | 第37-42页 |
|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 第37页 |
| 二、遵循汉字教学的原则 | 第37-39页 |
| 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 第39-42页 |
| 第三节 学生学习方面的对策 | 第42-43页 |
| 一、端正学习态度 | 第42页 |
| 二、掌握汉字基本书写规律 | 第42页 |
| 三、改进学习方法 | 第42-43页 |
| 第四节 学习资源方面的对策 | 第43-45页 |
| 一、重视教材的作用 | 第43-44页 |
|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 第44-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附录 | 第46-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