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1 地理核心素养 | 第15页 |
2.1.2 区域认知 | 第15-16页 |
2.1.3 区域认知素养 | 第16页 |
2.1.4 区域地理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认知学习理论 | 第17页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页 |
2.2.3 发展教学理论 | 第17-19页 |
第3章 高中地理教学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 | 第19-25页 |
3.1 研究方法说明 | 第19页 |
3.1.1 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3.1.2 文献查阅法和案例分析法 | 第19页 |
3.1.3 课堂观察法 | 第19页 |
3.2 调查数据分析 | 第19-25页 |
3.2.1 教师的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3.2.2 对区域认知素养的了解状况 | 第20-21页 |
3.2.3 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性 | 第21-22页 |
3.2.4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材料的选择 | 第22-23页 |
3.2.5 对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 | 第23-24页 |
3.2.6 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第4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4.1 对区域认知素养认识不完整、缺乏深度 | 第25页 |
4.2 区域认知素养及其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 第25-26页 |
4.3 教学材料选择的针对性和综合性不强 | 第26-27页 |
4.4 教学方法缺少综合性,学生参与度不高 | 第27-29页 |
4.4.1 忽视区域问题分析方法的提炼与迁移 | 第27-28页 |
4.4.2 学生缺乏自主、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 | 第28-29页 |
4.5 区域地理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 第29-31页 |
第5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建议 | 第31-35页 |
5.1 完善并深化区域认知 | 第31页 |
5.1.1 完善区域认知理论 | 第31页 |
5.1.2 挖掘系统地理原理,深化区域认知 | 第31页 |
5.2 选择针对性和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材料 | 第31-32页 |
5.3 提炼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促进分析方法迁移 | 第32-33页 |
5.4 落实学生主动参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 第33-34页 |
5.5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第34-35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5-36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35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40页 |
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3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