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脂亚洛酵母联产酮酸的发酵优化和分离提取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的应用 | 第8页 |
1.2 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的生产 | 第8-10页 |
1.2.1 化学合成法 | 第8-9页 |
1.2.2 酶转化法 | 第9页 |
1.2.3 微生物发酵法 | 第9-10页 |
1.3 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联产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1.4 有机酸分离的现状 | 第11-13页 |
1.4.1 溶剂萃取法 | 第11页 |
1.4.2 电渗析法 | 第11-12页 |
1.4.3 离子交换法 | 第12页 |
1.4.4 钙盐沉淀法 | 第12-13页 |
1.4.5 蒸馏结晶法 | 第13页 |
1.4.6 吸附层析法 | 第13页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2.1 实验菌株及培养基 | 第15页 |
2.1.1 实验菌株 | 第15页 |
2.1.2 培养基 | 第15页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5-16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2.2.2 仪器 | 第15-16页 |
2.3 培养方法 | 第16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2.4.1 发酵液的预处理 | 第16页 |
2.4.2 树脂的预处理 | 第16页 |
2.4.3 树脂的再生 | 第16-17页 |
2.4.4 钙盐沉淀分离α-酮戊二酸 | 第17页 |
2.4.5 钙盐沉淀分离丙酮酸 | 第17页 |
2.4.6 有机溶剂萃取酮酸 | 第17页 |
2.4.7 硅胶的活化 | 第17页 |
2.5 分析方法 | 第17-19页 |
2.5.1 细胞干重的测定 | 第17页 |
2.5.2 α-酮戊二酸、丙酮酸以及甘油的测定 | 第17页 |
2.5.3 钙盐的检测 | 第17-18页 |
2.5.4 纯度和回收率的计算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19-38页 |
3.1 发酵联产酮酸的过程优化 | 第19-23页 |
3.1.1 种子培养基中氮源浓度优化 | 第19页 |
3.1.2 接种量的优化 | 第19-20页 |
3.1.3 不同溶氧水平下酮酸联产的发酵情况 | 第20-21页 |
3.1.4 阶段溶氧调控策略对酮酸联产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5 发酵培养基中硫胺素浓度的优化 | 第22-23页 |
3.2 离子交换法分离提取酮酸 | 第23-28页 |
3.2.1 树脂的选型 | 第23页 |
3.2.2 D318树脂静态吸附条件的优化 | 第23-25页 |
3.2.3 D318树脂动态洗脱条件的优化 | 第25-28页 |
3.3 钙盐沉淀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分离提取酮酸 | 第28-33页 |
3.3.1 钙盐沉淀法分离α-酮戊二酸的探索 | 第28-29页 |
3.3.2 钙盐沉淀法分离丙酮酸的探索 | 第29-31页 |
3.3.3 确定纯化α-酮戊二酸的有机溶剂 | 第31-32页 |
3.3.4 α-酮戊二酸发酵液的纯化 | 第32-33页 |
3.4 吸附层析法分离提取酮酸 | 第33-38页 |
3.4.1 吸附剂的选择 | 第33-34页 |
3.4.2 吸附层析法洗脱体系的选择 | 第34-35页 |
3.4.3 吸附层析法洗脱条件的优化 | 第35-37页 |
3.4.4 吸附层析法分离过程的放大 | 第37-38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38-40页 |
主要结论 | 第38页 |
展望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