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23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9-23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4-2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26-32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2.1.1 终身教育理论 | 第26-27页 |
2.1.2 成人学习理论 | 第27页 |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7页 |
2.1.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7-28页 |
2.1.5 系统论 | 第28页 |
2.1.6 服务管理理论 | 第28-29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9-32页 |
2.2.1 教师远程培训 | 第29-31页 |
2.2.2 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 第31-32页 |
3 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需求分析 | 第32-41页 |
3.1 西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介绍 | 第32页 |
3.2 教师远程培训需求调研设计与分析 | 第32-37页 |
3.2.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第32-33页 |
3.2.2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33-37页 |
3.3 教师远程培训在线支持现状分析 | 第37-41页 |
3.3.1 教师远程在线求助问题分析 | 第37-39页 |
3.3.2 教师远程在线求助问题统计描述 | 第39-41页 |
4 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 第41-59页 |
4.1 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4.1.1 以参训教师为中心 | 第41页 |
4.1.2 综合性原则 | 第41页 |
4.1.3 服务性原则 | 第41-42页 |
4.1.4 导向性原则 | 第42页 |
4.1.5 过程性原则 | 第42页 |
4.2 组建多级多层梯队式管理支持服务 | 第42-45页 |
4.2.1 支持服务团队中角色分析及职责 | 第43-44页 |
4.2.2 多元化培训考核与评价 | 第44-45页 |
4.3 开发基于 Moodle 平台的技术支持服务 | 第45-50页 |
4.3.1 Moodle 平台特色 | 第46-47页 |
4.3.2 平台技术支持功能 | 第47-50页 |
4.4 建设专题学习网站的资源支持服务 | 第50-55页 |
4.4.1 特色主题网络课程培训资源支持 | 第50-53页 |
4.4.2 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过程性资源支持 | 第53-55页 |
4.5 依托社会性软件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 第55-58页 |
4.5.1 信息支持服务环境与工具 | 第55-56页 |
4.5.2 多种交互的信息支持服务方式 | 第56-58页 |
4.6 人文关怀的情感支持服务 | 第58-59页 |
4.6.1 积极互动、融入团体 | 第58页 |
4.6.2 耐心指导、热心服务 | 第58-59页 |
5 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体系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59-66页 |
5.1 教师远程培训学情统计与分析 | 第59页 |
5.2 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满意度分析 | 第59-64页 |
5.2.1 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 第59-60页 |
5.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60页 |
5.2.3 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满意度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5.3 应用效果分析及效果优化建议 | 第64-66页 |
6 结语 | 第66-68页 |
6.1 研究的结论 | 第66页 |
6.2 研究的贡献 | 第66页 |
6.3 研究的局限 | 第66-67页 |
6.4 研究的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
附录 1 教师远程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 第71-75页 |
附录 2 教师远程培训支持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75-7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