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15-19页 |
2.1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概述 | 第15页 |
2.1.1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述 | 第15页 |
2.1.2 德育的概述 | 第15页 |
2.2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 第15-17页 |
2.3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17-19页 |
第3章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中突出问题及表现 | 第19-22页 |
3.1 农村留守儿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出现偏离 | 第19-20页 |
3.2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意志易动摇 | 第20-21页 |
3.3 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性格、心理缺陷 | 第21-22页 |
第4章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 第22-33页 |
4.1 学校教育的缺失 | 第22-26页 |
4.1.1 “应试教育”导致农村学校德育的边缘化 | 第22-24页 |
4.1.2 校园安全致使农村学校德育困难化 | 第24-26页 |
4.2 多种因素制约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 | 第26-30页 |
4.2.1 教师的工作条件不佳导致对留守儿童情感的冷漠 | 第26-27页 |
4.2.2 “应试教育”的制度安排导致教师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 | 第27-28页 |
4.2.3 师生关系疏远、对立和功利化 | 第28-30页 |
4.3 家长在支持农村学校德育中存在障碍 | 第30-33页 |
4.3.1 家长对学校的合作认识不到位 | 第30-31页 |
4.3.2 家长对学校支持上存在时间限制 | 第31页 |
4.3.3 学校与家庭沟通机制不健全 | 第31-33页 |
第5章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应对策略 | 第33-45页 |
5.1 在学校管理中充分体现对师生的人文关怀 | 第33-38页 |
5.1.1 切实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成长 | 第33-35页 |
5.1.2 给予教师必要的人文关怀 | 第35-38页 |
5.2 完善教师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制度体系 | 第38-40页 |
5.3 协调原生家庭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 | 第40-45页 |
5.3.1 引导留守儿童家庭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 | 第40-41页 |
5.3.2 引导农村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 第41-42页 |
5.3.3 构建灵活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一 | 第50-51页 |
附录二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