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介绍 | 第10-15页 |
2.1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1.1 来源及发展 | 第10-11页 |
2.1.2 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 第11页 |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2 《为什么是欧洲》简介 | 第12-13页 |
2.2.1 作者及译者介绍 | 第12-13页 |
2.2.1.1 作者:杰克· 戈德斯通(Jack Goldstone) | 第12-13页 |
2.2.1.2 译者:关永强 | 第13页 |
2.2.2 文本介绍 | 第13页 |
2.3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用于《为什么是欧洲》的可行性和缺陷 | 第13-15页 |
2.3.1 可行性 | 第13-14页 |
2.3.2 缺陷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下《为什么是欧洲》的翻译研究 | 第15-30页 |
3.1 等值理论下《为什么是欧洲》的文本特点 | 第15-22页 |
3.1.1 词汇特征 | 第15-18页 |
3.1.1.1 一般词汇 | 第16页 |
3.1.1.2 专业词汇 | 第16-17页 |
3.1.1.3 情态词汇 | 第17-18页 |
3.1.2 句式特征 | 第18-20页 |
3.1.2.1 化被动为主动 | 第19页 |
3.1.2.2 句子的增补翻译 | 第19-20页 |
3.1.3 语篇特征 | 第20-22页 |
3.2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下的翻译研究 | 第22-30页 |
3.2.1 层次转换 | 第23-24页 |
3.2.2 范畴转换 | 第24-30页 |
3.2.2.1 结构转换 | 第25-27页 |
3.2.2.1.1 主动和被动的转换 | 第25-26页 |
3.2.2.1.2 肯定和否定的转换 | 第26页 |
3.2.2.1.3 主语突出和主题突出的转换 | 第26-27页 |
3.2.2.1.4 无灵主语和有灵主语的转换 | 第27页 |
3.2.2.2 类别转换 | 第27-28页 |
3.2.2.3 单位转换 | 第28-29页 |
3.2.2.4 系统内转换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