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差异性研究与实践
Abstract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4 研究特色 | 第18-19页 |
2 地理“基于学生差异性的教学设计”的概述 | 第19-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4页 |
2.1.1 教学 | 第19页 |
2.1.2 教学设计 | 第19页 |
2.1.3 地理教学设计 | 第19-20页 |
2.1.4 学生差异性分析 | 第20-22页 |
2.1.5 分层教学 | 第22页 |
2.1.6 基于学生差异性的地理教学设计 | 第22页 |
2.1.7 “差异性教学”与“分层教学” | 第22-24页 |
2.2 地理学科“差异性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新课程理念 | 第24页 |
2.2.2 差异教学设计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5-26页 |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27页 |
2.3 小结 | 第27-28页 |
3 内容与方法解读 | 第28-38页 |
3.1 差异性设计教学目标 | 第28-29页 |
3.1.1 梯度式设计策略 | 第28页 |
3.1.2 激励式设计策略 | 第28-29页 |
3.2 差异性设计教材分析 | 第29-30页 |
3.2.1 以课标为指导,融入乡土地理 | 第29页 |
3.2.2 综合四大版本教材,结合学情分析选用 | 第29-30页 |
3.3 差异性设计学情分析 | 第30页 |
3.3.1 学习需要 | 第30页 |
3.3.2 学生差异分析 | 第30页 |
3.4 差异性设计教学方法 | 第30-31页 |
3.5 差异性设计教学媒体 | 第31-34页 |
3.6 差异性设计教学过程 | 第34页 |
3.7 差异性设计反馈评价 | 第34-35页 |
3.8 调查问卷分析 | 第35-37页 |
3.8.1 问卷调查目的 | 第35页 |
3.8.2 问卷调查的对象 | 第35页 |
3.8.3 调查结果展示 | 第35-37页 |
3.9 小结 | 第37-38页 |
4 差异性地理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 | 第38-52页 |
4.1 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4.1.1 满足需要原则 | 第38页 |
4.1.2 多元智能原则 | 第38页 |
4.1.3 差异性原则 | 第38页 |
4.1.4 激励式原则 | 第38-39页 |
4.2 课例实践——基本内容 | 第39-51页 |
4.2.1 教学目标分析 | 第39-40页 |
4.2.2 教材分析 | 第40-41页 |
4.2.3 教学媒体 | 第41页 |
4.2.4 教学过程 | 第41-44页 |
4.2.5 反馈评价 | 第44-46页 |
4.2.6 差异性课例实践 | 第46-51页 |
4.4 实施结果及启示 | 第51-5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52页 |
5.2 存在问题 | 第52页 |
5.3 前景展望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