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交叉口夜间驾驶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左转交通流冲突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交叉口左转安全改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7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冲突类型分析与数据采集 | 第19-26页 |
2.1 两相位十字交叉口左转冲突类型分析 | 第19-22页 |
2.1.1 机-机冲突 | 第19-20页 |
2.1.2 机-非冲突 | 第20-21页 |
2.1.3 机-人冲突 | 第21页 |
2.1.4 混合冲突 | 第21-22页 |
2.2 数据采集 | 第22-25页 |
2.2.1 数据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2.2.2 冲突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 | 第23-25页 |
2.2.3 冲突的判别及记录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昼夜出行高峰期左转交通流冲突分析 | 第26-43页 |
3.1 调查地点 | 第26-29页 |
3.2 机动车交通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3.2.1 车辆到达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3.2.2 车头时距分布 | 第30页 |
3.3 直行非机动车交通特征分析 | 第30-34页 |
3.3.1 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 | 第30-31页 |
3.3.2 直行非机动车到达规律分析 | 第31-32页 |
3.3.3 到达分布及适用条件 | 第32-33页 |
3.3.4 非机动车到达分布 | 第33-34页 |
3.3.5 直行非机动车速度分析 | 第34页 |
3.4 行人交通特征分析 | 第34-37页 |
3.4.1 行人到达规律 | 第34-36页 |
3.4.2 行人过街规律 | 第36-37页 |
3.4.3 行人过街速度分析 | 第37页 |
3.5 昼夜出行高峰期左转冲突分析 | 第37-41页 |
3.5.1 昼夜出行高峰期交通冲突PET分布 | 第37-38页 |
3.5.2 昼夜出行高峰期冲突类型分析 | 第38-39页 |
3.5.3 昼夜出行高峰期左转交通流组成 | 第39-40页 |
3.5.4 左转机动车路径及速度分析 | 第40页 |
3.5.5 昼夜出行高峰期冲突点分析 | 第40-41页 |
3.6 夜间两相位交叉口左转安全改善措施 | 第41-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夜间两相位左转混合冲突下交通流延误模型及验证 | 第43-53页 |
4.1 模型假设 | 第43-44页 |
4.2 夜间两相位左转混合冲突下交通流延误模型 | 第44-51页 |
4.2.1 夜间出行高峰期混合冲突分类 | 第44-46页 |
4.2.2 第1种混合冲突时左转延误模型 | 第46-50页 |
4.2.3 第2种混合冲突时左转延误模型 | 第50页 |
4.2.4 夜间混合冲突下两相位左转交通流延误模型 | 第50-51页 |
4.3 模型验证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