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缘由第9-11页
    二、研究综述第11-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一章 对话教学概述第16-22页
    一、对话第16-18页
    二、对话教学第18-22页
        (一)对话教学的实质第19页
        (二)对话教学的关键第19-20页
        (三)对话教学的前提第20-21页
        (四)对话教学的价值追求第21-22页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的意义第22-26页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22-23页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23-24页
    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第24-26页
第三章 目前中学历史课堂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6-34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一)课堂话语权不平等第26-28页
        (二)对话缺乏思维深度第28-29页
        (三)对话脱离教学目标和历史史实第29页
        (四)对话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第29-30页
    二、成因分析第30-34页
        (一)教师方面第30-31页
        (二)学生方面第31-32页
        (三)其他方面第32-34页
第四章 中学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第34-52页
    一、基本原则第34-36页
        (一)平等性原则第34页
        (二)生活性原则第34-35页
        (三)创新性原则第35-36页
    二、实施策略第36-43页
        (一)营造和谐的对话环境第36-38页
        (二)选择有意义的对话主题第38-39页
        (三)巧用提问引领对话第39-43页
        (四)将对话生成的意义付诸行动与实践第43页
    三、案例分析——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为例第43-52页
        (一)以教材为本,依据师本对话、生本对话进行课前设计第44-45页
        (二)以学生为本,利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推进教学过程第45-51页
        (三)以史实为本,让学生与历史对话闪耀时代光辉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注释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历史乡土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青岛地区为例
下一篇:中学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临沂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