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创新点 | 第12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理论依据 | 第12-21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2. 区分汉字文化背景研究成果 | 第14-18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1. 语言迁移理论 | 第18-19页 |
2. 理论背景与学说 | 第19-20页 |
3. 理论应用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汉字文化圈国家汉字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 第21-38页 |
一、汉字文化圈的界定 | 第21-24页 |
1. 内涵的界定 | 第21-22页 |
2. 范围的界定 | 第22-24页 |
二、汉字文化圈汉字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 第24-37页 |
1. 汉字使用的历史 | 第25-30页 |
·吸纳时期 | 第25-26页 |
·改造时期 | 第26-28页 |
·改革时期 | 第28-30页 |
2. 汉字使用的现状 | 第30-37页 |
·在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 | 第30-31页 |
·书写形式 | 第30-31页 |
·词汇构成 | 第31页 |
·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 第31-34页 |
·汉字与观念 | 第32页 |
·汉字与教育 | 第32-33页 |
·汉字与交际 | 第33-34页 |
·汉文化现象 | 第34-37页 |
·伦理观念 | 第35-36页 |
·节日习俗 | 第36-37页 |
三、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汉字文化圈国家母语汉字与汉语汉字形义对比分析 | 第38-77页 |
一、日韩汉字与汉语汉字对比分析 | 第38-58页 |
1. 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对比 | 第39-51页 |
·《日语常用汉字表》在《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表》中的分布情况 | 第39-40页 |
·形体与字体异同对比 | 第40-46页 |
·《日语常用汉字表》中已有的汉字 | 第40-44页 |
·《日语常用字表》中没有的汉字 | 第44-46页 |
·《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表》中没有的汉字 | 第46页 |
·形体差异分析 | 第46-50页 |
·字义差异分析 | 第50-51页 |
2. 韩语汉字与汉语汉字对比 | 第51-58页 |
·《韩国教育用汉字表》在《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表》中的分布情况 | 第51-52页 |
·形体与字体异同对比 | 第52-57页 |
·《韩国教育用汉字表》中已有的汉字 | 第52-55页 |
·《韩国教育用汉字表》中没有的汉字 | 第55-57页 |
·《汉语常用字表》中没有的汉字 | 第57页 |
·字义差异分析 | 第57-58页 |
二、越语汉越音与汉语字音对比分析 | 第58-63页 |
1. 汉语借词与汉越词 | 第58-59页 |
2. 汉越音与汉字声韵调的对应规律 | 第59-63页 |
三、日韩/朝越汉字词与汉语词意义对比分析 | 第63-76页 |
1. 汉字与汉字词的关系 | 第63页 |
2. 谈论范围说明 | 第63-64页 |
3.日韩/朝汉字词与汉语词意义异同对比 | 第64-72页 |
4. 汉越词与汉语词意义异同对比 | 第72-76页 |
四、结论 | 第76-77页 |
1. 形体对比结论 | 第76-77页 |
2. 意义对比结论 | 第77页 |
第五章 汉字文化圈汉字教学侧重点分析和教学策略 | 第77-92页 |
一、正负迁移因素分析 | 第78-88页 |
1. 形体迁移 | 第78-82页 |
·字形字体一致——同形字 | 第79-80页 |
·字形字体不一致——异形字 | 第80-82页 |
2. 语音迁移 | 第82-86页 |
·声韵调一致 | 第82页 |
·声韵一致,声调不一致 | 第82-83页 |
·声母声调一致,韵母不一致 | 第83页 |
·韵母声调一致,声母不一致 | 第83页 |
·声母一致,韵母声调不一致 | 第83-84页 |
·韵母一致,声母声调不一致 | 第84页 |
·声调一致,声母韵母不一致 | 第84页 |
·声韵调都不一致 | 第84-86页 |
3. 意义迁移 | 第86-88页 |
·理性意义一致——同义汉字词 | 第86-87页 |
·理性意义不一致——异义汉字词 | 第87-88页 |
二、教学侧重点和教学策略 | 第88-92页 |
1. 语际迁移影响下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策略 | 第89-90页 |
·形体教学 | 第89页 |
·音义教学 | 第89-90页 |
2. 语内迁移影响下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策略 | 第90-92页 |
·字形教学-形似字 | 第90-91页 |
·字音教学-多音字 | 第91页 |
·字义教学-同音字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建议 | 第92-94页 |
一、重视对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 第92-93页 |
二、采取分班教学或小组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 第93页 |
三、教材上重视对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语教材和汉字教材的编写 | 第93-94页 |
结语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