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工作价值观的调节效应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目的第8-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页
    1.3 研究内容第9-10页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0-11页
    1.5 整体研究过程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21页
    2.1 新生代员工含义和特征第12-13页
        2.1.1 新生代员工的含义第12页
        2.1.2 新生代员工的特征第12-13页
    2.2 工作绩效第13-14页
        2.2.1 工作绩效的定义第13页
        2.2.2 工作绩效的维度第13-14页
        2.2.3 工作绩效的测量第14页
    2.3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第14-16页
        2.3.1 工作压力的概念第14-15页
        2.3.2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2.3.3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的测量第16页
    2.4 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第16-18页
        2.4.1 工作价值观的含义第16-17页
        2.4.2 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的特点第17页
        2.4.3 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的结构与测量第17-18页
    2.5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工作价值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第18-20页
        2.5.1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18-19页
        2.5.2 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19页
        2.5.3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工作价值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19-20页
    2.6 研究评价第20-21页
3 研究假设与研究过程第21-34页
    3.1 研究假设第21-23页
        3.1.1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工作价值观与工作绩效水平及差异第21-22页
        3.1.2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第22页
        3.1.3 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间的调节作用第22-23页
    3.2 量表第23-26页
        3.2.1 工作绩效量表第23页
        3.2.2 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量表第23页
        3.2.3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量表第23-26页
    3.3 预试问卷的分析与修订第26-34页
        3.3.1 预试样本基本情况第26-27页
        3.3.2 预试问卷的修订第27-34页
4 统计结果第34-59页
    4.1 问卷信效度分析第35-38页
        4.1.1 工作绩效量表信效度分析第35-36页
        4.1.2 工作压力量表信效度分析第36-37页
        4.1.3 工作价值观量表信效度分析第37-38页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8-45页
        4.2.1 工作压力、工作价值观和工作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8页
        4.2.2 差异性分析第38-44页
        4.2.3 相关分析第44-45页
    4.3 直接效应分析第45-47页
        4.3.1 工作压力对任务绩效的回归分析第45-46页
        4.3.2 工作压力对关系绩效的回归分析第46-47页
    4.4 调节效应分析第47-59页
        4.4.1 功利导向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第48-50页
        4.4.2 创新导向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第50-52页
        4.4.3 人际和谐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第52-55页
        4.4.4 内在偏好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第55-57页
        4.4.5 长期发展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第57-59页
5 分析讨论第59-63页
    5.1 新生代员工工作绩效、工作压力和工作价值观水平及差异第59-60页
    5.2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的直接影响第60-61页
    5.3 工作价值观的调节效应第61页
    5.4 新生代员工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第61-63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3-68页
    6.1 研究结论第63页
    6.2 研究贡献与局限第63-64页
    6.3 管理建议第64-66页
    6.4 研究建议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第73-81页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3-74页
    附录B:访谈提纲第74-75页
    附录C:初试调查问卷第75-78页
    附录D:正式调查问卷第78-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职业培训机构精准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便利店”模式下体验营销影响顾客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