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微型涡喷发动机离心压气机气动设计与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离心叶轮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离心叶轮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扩压器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19-28页 |
2.1 CFD数值模拟方法 | 第19-23页 |
2.1.1 控制方程 | 第19-20页 |
2.1.2 湍流模型 | 第20-23页 |
2.2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2.1 固有频率 | 第23-25页 |
2.2.2 主振型 | 第25-28页 |
3 离心压气机气动设计和叶片造型 | 第28-39页 |
3.1 离心压气机气动方案设计 | 第28-32页 |
3.1.1 气动方案设计综述 | 第28-29页 |
3.1.2 叶轮形式 | 第29页 |
3.1.3 几何参数选择 | 第29-30页 |
3.1.4 叶片初始参数选择 | 第30页 |
3.1.5 子午面流道构型 | 第30页 |
3.1.6 方案性能预测 | 第30-32页 |
3.2 叶片造型参数选择 | 第32-35页 |
3.2.1 叶片倾角 | 第32-34页 |
3.2.2 叶片周向角 | 第34页 |
3.2.3 叶片厚度 | 第34-35页 |
3.3 离心压气机叶片造型设计 | 第35-37页 |
3.3.1 离心压气机叶片造型方法综述 | 第35页 |
3.3.2 Bézier曲线构造直纹叶片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离心压气机工作转速流场仿真与性能研究 | 第39-62页 |
4.1 计算前处理 | 第39-41页 |
4.1.1 计算模型网格划分 | 第39-41页 |
4.1.2 模拟条件设置 | 第41页 |
4.2 叶片倾角加载位置与性能分析 | 第41-49页 |
4.2.1 不同倾角加载位置的叶片方案 | 第41-42页 |
4.2.2 不同倾角加载位置方案的性能结果 | 第42-45页 |
4.2.3 不同倾角加载方案的内部流动状态分析 | 第45-49页 |
4.3 叶尖间隙对离心叶轮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9-55页 |
4.3.1 叶尖间隙影响研究综述 | 第49-50页 |
4.3.2 不同叶尖间隙的性能结果 | 第50-52页 |
4.3.3 不同叶尖间隙内部流动状态分析 | 第52-55页 |
4.4 离心压气机动力学校核 | 第55-61页 |
4.4.1 有限元模型前处理 | 第55-57页 |
4.4.2 模态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4.4.3 叶轮强度分析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楔形扩压器设计与性能研究 | 第62-83页 |
5.1 扩压器分段设计 | 第62-64页 |
5.1.1 无叶扩压段 | 第62页 |
5.1.2 径向叶片扩压段 | 第62-63页 |
5.1.3 转弯段及轴向扩压段设计 | 第63-64页 |
5.2 组合计算前处理 | 第64-66页 |
5.2.1 扩压器模型建立 | 第64-65页 |
5.2.2 扩压器网格划分 | 第65-66页 |
5.3 无叶扩压段影响研究 | 第66-72页 |
5.3.1 不同无叶扩压段计算模型 | 第66-67页 |
5.3.2 不同无叶扩压段整级性能结果 | 第67-69页 |
5.3.3 不同无叶扩压段内部流动状态分析 | 第69-72页 |
5.4 扩压器通道面积影响研究 | 第72-82页 |
5.4.1 扩压器变通道面积研究方法 | 第72-73页 |
5.4.2 不同通道面积扩压器的整级性能结果 | 第73-74页 |
5.4.3 不同通道面积扩压器内部流动状态分析 | 第74-8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