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理论背景 | 第9页 |
1.1.2 实践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37页 |
2.1 知识型人才的研究 | 第15-17页 |
2.1.1 知识型人才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2 知识型人才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 自我感知可雇佣性的研究 | 第17-22页 |
2.2.1 自我感知可雇佣性的概念 | 第17-20页 |
2.2.2 自我感知可雇佣性的结构与测量 | 第20-22页 |
2.3 工作不安全感 | 第22-25页 |
2.3.1 工作不安全的概念 | 第22-23页 |
2.3.2 工作不安全感的测量 | 第23-25页 |
2.4 主观幸福感 | 第25-28页 |
2.4.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 第25-26页 |
2.4.2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 | 第26页 |
2.4.3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 第26-27页 |
2.4.4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2.5 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工作不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 第28-33页 |
2.5.1 自我感知可雇佣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 第28-30页 |
2.5.2 自我感知可雇佣性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 第30-31页 |
2.5.3 工作不安全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 第31-32页 |
2.5.4 自我感知可雇佣性与工作不安全感、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 第32-33页 |
2.6 小结 | 第33-37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37-45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37-43页 |
3.1.1 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假设 | 第37-39页 |
3.1.2 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假设 | 第39-41页 |
3.1.3 工作不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假设 | 第41-42页 |
3.1.4 工作不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 第42-43页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第43页 |
3.3 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45-57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45页 |
4.2 研究变量的问卷设计 | 第45-48页 |
4.2.1 自我感知可雇佣性量表 | 第45-46页 |
4.2.2 工作不安全感量表 | 第46页 |
4.2.3 主观幸福感的量表 | 第46-48页 |
4.3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48页 |
4.4 小样本预调研与量表信效度分析 | 第48-56页 |
4.4.1 小样本预调研的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 第49页 |
4.4.2 小样本预调研的信度分析 | 第49-51页 |
4.4.3 小样本预调研的效度分析 | 第51-56页 |
4.5 正式问卷的形成 | 第56页 |
4.6 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数据分析 | 第57-77页 |
5.1 样本与数据概况 | 第57-60页 |
5.1.1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 第57-58页 |
5.1.2 样本数据正态性检验 | 第58-59页 |
5.1.3 共同方法变异分析 | 第59-60页 |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60-66页 |
5.2.1 信度分析 | 第60-61页 |
5.2.2 测量模型的验证与效度检验 | 第61-66页 |
5.3 知识型人才个体特征、组织特征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第66-70页 |
5.4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70-71页 |
5.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71-74页 |
5.5.1 整体模型的拟合和修正 | 第71-73页 |
5.5.2 整体模型的路径分析 | 第73-74页 |
5.6 小结 | 第74-7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7-89页 |
6.1 研究结果讨论 | 第77-84页 |
6.1.1 个体特征、组织特征对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工作不安全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第77-81页 |
6.1.2 知识型人才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第81页 |
6.1.3 知识型人才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 | 第81-82页 |
6.1.4 知识型人才工作不安全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第82页 |
6.1.5 工作不安全感在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 第82-83页 |
6.1.6 研究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6.2 管理启示 | 第84-86页 |
6.3 研究的创新点与展望 | 第86-89页 |
6.3.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86-87页 |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附录A 知识型人才自我感知可雇佣性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 | 第103-10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