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选题缘由与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1.1.2 研究范围和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1.2 相关理论与研究回顾 | 第15-24页 |
1.2.1 汉语语调的本体相关理论及研究回顾 | 第15-20页 |
1.2.2 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声调与语调关系的研究 | 第20-24页 |
1.3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2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二章:中美学生句末字调与语调关系以及全句语调特征的实验 | 第26-65页 |
2.1 实验设计 | 第26-28页 |
2.1.1 实验工具 | 第26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3 发音人 | 第27-28页 |
2.2 样本量及录音过程 | 第28-30页 |
2.2.1 样本量 | 第28页 |
2.2.2 实验设计与数据的处理 | 第28-30页 |
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0-65页 |
2.3.1 句末为阴平字实验研究 | 第30-38页 |
2.3.2 句末为阳平字实验研究 | 第38-45页 |
2.3.3 句末为上声字实验研究 | 第45-54页 |
2.3.4 句末为上声字实验研究 | 第54-65页 |
第三章 听辨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5-72页 |
3.1 实验设计 | 第65-67页 |
3.1.1 听辨人 | 第65页 |
3.1.2 听辨材料与听辨过程 | 第65-66页 |
3.1.3 听辨结果与统计 | 第66-67页 |
3.2 听辨结果分析 | 第67-72页 |
3.2.1 被判断错的句子句末为阴平字的分析 | 第67-68页 |
3.2.2 被判断错的句子句末为阳平字的分析 | 第68-69页 |
3.2.3 被判断错的句子句末为上声字的分析 | 第69-7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2-76页 |
4.1 结论 | 第72-74页 |
4.2 讨论 | 第74页 |
4.3 教学建议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后记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