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微课程设计研究--以圆锥曲线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绪论第9-16页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第9-13页
        1. 研究背景第9-13页
            (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第9-10页
            (2) 微型学习的兴起与发展第10页
            (3) 教师教学的困境第10-12页
            (4) 圆锥曲线选取意义第12-13页
        2. 研究问题第13页
    (二) 研究目的、意义、方法第13-16页
        1. 研究目的第13页
        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 理论意义第14页
            (2) 实践意义第14-15页
        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2) 内容分析法第15-16页
二、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第16-26页
    (一) 文献综述第16-19页
        1. 已有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1) 课程设计的研究第16-17页
            (2) 微课程的研究第17-18页
        2. 对现有研究的启示第18-19页
    (二) 概念界定第19-21页
        1. 课程设计第19-20页
        2. 微课程第20-21页
        3. 微课程设计第21页
    (三) 理论基础及可行性分析第21-26页
        1. 理论基础第21-24页
            (1) 自我学习理论第21-22页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2-23页
            (3) 非正式学习第23-24页
        2. 可行性分析第24-26页
            (1) 学生内因的可行性分析第24页
            (2) 环境、技术外因的可行性分析第24-26页
三、研究思路与微课程设计前期分析第26-47页
    (一) 研究思路第26页
    (二) 微课程设计前期分析第26-47页
        1. 可汗学院微课程分析第26-32页
            (1) 可汗学院比例和圆锥曲线内容分析第26-29页
            (2) 传统课程与可汗课程的比较第29页
            (3) 可汗学院微课程启示第29-32页
        2. 学情分析第32-37页
            (1) 学情分析意义第33页
            (2) 学情分析方法第33-37页
        3. 学习内容方面第37-42页
            (1) 圆锥曲线内容研究第37-40页
            (2) 内容“微课程”化价值第40-41页
            (3) 内容分析模板第41-42页
        4. 微课程设计模式及设计表第42-47页
            (1) 微课程设计模式第42-45页
            (2) 微课程设计表第45-47页
四、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课程”的实现第47-69页
    (一) 微课程设计原则与课型分类第47-48页
        1. 设计原则第47-48页
        2. 课型分类第48页
    (二) 微课程的设计规划与实现第48-69页
        1. 圆锥曲线微课程设计规划第49-51页
            (1) 圆锥曲线下椭圆系列微课程设计规划第49页
            (2) 圆锥曲线下双曲线系列微课程设计规划第49-50页
            (3) 圆锥曲线下抛物线系列微课程设计规划第50-51页
            (4) 圆锥曲线系列微课程拓展设计规划第51页
        2. 圆锥曲线微课程实现案例第51-69页
            (1) 椭圆概念微课程第51-56页
            (2)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讲评微课程第56-63页
            (3) 抛物线标准方程习题微课程第63-69页
五、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一) 研究成果与不足第69-70页
    (二) 后续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行车记录仪的车辆违规加塞取证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交通轨迹数据的路网现势性动态检测更新算法研究